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lǎn

ㄌㄢˇ

部首 手

部外 15

總筆畫 19

攬 㧛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4E5

上下結構

1251253142522131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hnr

swq

hmlm

78502

拼音 lǎn

注音 ㄌㄢˇ

部首 手 部外 14總筆劃 18

基本區 64E5筆順 125125314252213112

擥 基本解釋

● 擥

lǎn ㄌㄢˇ


  1. 同「攬」。《管子•弟子職》:「飯必奉擥。」

英語 drive away, expel, oust

【漢典】
【卯集中】【手】 擥·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4

擥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 擥·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4

【唐韻】盧敢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敢切,𠀤音覽。【說文】撮持也。【禮·樂記·濫以立會疏】濫,猶擥也。擥然有積聚之意。【蜀志·諸葛亮傳註】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擥焉。【管子·弟子職】飯必捧擥。

又手擥取也。【屈原·離騷】夕擥洲之宿莽。【註】擥,采也。或作㩜。

又作攬。

【漢典】
【卷十二】【手】

擥 《說文解字》

【卷十二】【手】
《說文解字》

撮持也。从手監聲。盧敢切

《說文解字注》

(擥)撮持也。謂總撮而持之也。从手監聲。盧敢切。八部。

【漢典】

擥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Ąn˨˩˦ 日语读音 TORU韩语罗马 LAM现代韩语 람

客家话 [客英字典] lam3 [海陆腔] lam3 [台湾四县腔] lam3粤语 laam5

近代音 中古音 來母 敢韻 上聲 覽小韻 盧敢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添部 ;王力系统:來母 談部 ;

官话 吴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擥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擥」說文‧手部 「擥」衡方碑     「擥」
          「攬」青蓋鏡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攬
㧛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孄(lan3)
    2. 欖(lan3)
    3. 㩜(lan3)
    4. 㨫(lan3)
    5. 纜(lan3)
    6. 榄(lan3)
    7. 㘝(lan3)
    8. 𠓭(lan3)
    9. 懒(lan3)
    10. 览(lan3)
    11. 攬(lan3)
    12. 顲(lan3)
同部首
    1. 揫
    2. 揅
    3. 㨇
    4. 挚
    5. 拏
    6. 撆
    7. 搫
    8. 搴
    9. 攣
    10. 拲
    11. 擧
    12. 撉
同筆畫
    1. 襟
    2. 璿
    3. 髄
    4. 礏
    5. 𠓊
    6. 藟
    7. 藸
    8. 嬸
    9. 櫅
    10. 鳌
    11. 鹲
    12. 䭐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