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féng

pěng

ㄈㄥˊ

ㄆㄥˇ

部首 手

部外 11

總筆畫 14

捀 捧 縫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453

左右结构

12135411124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rtdp

qyhj

drcw

57035

拼音 féng pěng

注音 ㄈㄥˊ ㄆㄥˇ

部首 手 部外 10總筆劃 13

統一碼 6453筆順 1213541112454

摓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摓

féng ㄈㄥˊ

  1. 古同“縫”,縫補。
  2. 寬大:“~衣淺帶。”

其它字義


● 摓

pěng ㄆㄥˇ

     ◎ 古同“捧”,雙手託物。

法語 large,coudre

© 漢典

摓 國語辭典

摓ㄈㄥˊféng
動
  1. 用線織補衣服。《集韻·平聲·鍾韻》:「縫,說文:『以鍼紩衣也。』亦作摓。」同「縫 」。

  2. 奉上。《史記·卷一二八·褚少孫補龜策傳》:「夫摓策定數,灼龜觀兆,變化無窮,是以擇賢而用占焉,可謂聖人重事者乎!」同「捀 」。

© 漢典
【卯集中】【手】 摓·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1

摓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 摓·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1

【集韻】符容切,音逢。與縫同。以鍼紩衣也。

又與逢通。【莊子·盜跖篇】摓衣淺帶。【註】逢掖大衣也。

又與捀通。奉也。【史記·龜箂傳】摓策定數,灼龜觀兆。【註】摓謂兩手執著,分而扐之。

又【集韻】符風切【正韻】符中切,𠀤音馮。亦與縫同。

© 漢典
【卷十二】【手】

捀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摓”字頭,請參考“捀”字:)
【卷十二】【手】
『說文解字』

奉也。从手夆聲。𢾭容切

『說文解字注』

(捀)奉也。奉者、承也。从手。夆聲。敷容切。九部。

© 漢典

摓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fəŋ˧˥; pʰəŋ˨˩˦ 日语读音 NUU越南语 bồng

客家话 [梅县腔] fung2 [海陆腔] pung2 fung2 [客英字典] fung2 [台湾四县腔] pung2 fung2粤语 fung4

近代音 中古音 上古音 黄侃系统:並母 東部 ;王力系统:並母 東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摓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縫」。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縫」 說文‧糸部「摓」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捀
捧
縫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綘(feng2)
    2. 㦀(feng2)
    3. 䩼(feng2)
    4. 堸(feng2)
    5. 艂(feng2)
    6. 馮(feng2)
    7. 䙜(feng2)
    8. 冯(feng2)
    9. 缝(feng2)
    10. 䏎(feng2)
    11. 溄(feng2)
    12. 夆(feng2)
    13. 捧(peng3)
    14. 㘐(peng3)
    15. 䋽(peng3)
    16. 䵄(peng3)
    17. 皏(peng3)
    18. 淎(peng3)
    19. 㑟(peng3)
同部首
    1. 㩥
    2. 撽
    3. 揣
    4. 㩸
    5. 扳
    6. 捑
    7. 拒
    8. 挨
    9. 擮
    10. 㩣
    11. 㩳
    12. 攫
同筆畫
    1. 搎
    2. 㡗
    3. 椿
    4. 犌
    5. 椼
    6. 慔
    7. 㜋
    8. 皵
    9. 筶
    10. 颬
    11. 䊉
    12. 煸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