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hú

ㄏㄨˊ

部首 手

部外 10

總筆畫 13

抇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430

左右結構

121255452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rmeg

qbbb

dlw

57027

拼音 hú

注音 ㄏㄨˊ

部首 手 部外 9總筆劃 12

基本區 6430筆順 121255452511

搰 基本解釋

● 搰

hú ㄏㄨˊ


  1. 挖,掘出:「狐埋之而狐~之,是以無成功」。
  2. 擾亂:鬼妄~人。

英語 dig; turbid; exert; (Cant.) to shake

德語 mischen, mixen

法語 creuser (le sol)​,faire un trou

【漢典】

搰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搰 hú

動

(1) 挖,掘 [dig]。

如:狐埋狐搰

(2) 擾亂 [disturb]

簡百鬼,鬼妄搰人,援以葦索,執以食虎。——樑宗懍《荊楚歲時記》

【漢典】

搰 國語辭典

搰ㄏㄨˊhú
動
  1. 挖掘。《國語·吳語》:「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無成功。」

【漢典】
【卯集中】【手】 搰·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搰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 搰·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唐韻】戸骨切【集韻】【韻會】胡骨切,𠀤音鶻。讀與活近。【說文】掘也。【呂覽】水之性淸,土者搰之。【註】濁也,亂也。

又【集韻】【韻會】𠀤苦骨切,音窟。義同。【吳語】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無成功。【註】發也。

又用力貌。【莊子·天地篇】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見功寡。

又【正韻】古忽切,音骨。義同。俗作搰,非。

【漢典】
【卷十二】【手】

搰 《說文解字》

【卷十二】【手】
《說文解字》

掘也。从手骨聲。戶骨切

《說文解字注》

(搰)掘也。吳語:夫諺曰: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無成功。韋注:搰,發也。玉篇云:左傳搰褚師定子之墓。本亦作掘。从手骨聲。戶骨切。十五部。

【漢典】

搰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xu˧˥ 日语读音 HORU韩语罗马 KOL现代韩语 골

客家话 [客英字典] gwut7 [台湾四县腔] gut7 [海陆腔] gut7粤语 wat6潮州话 gug8(kûk) kug4(khuk)

近代音 中古音 匣母 沒韻 入聲 搰小韻 戶骨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沒部 ;匣母 沒部 ;王力系统:溪母 物部 ;匣母 物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搰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搰」 說文‧手部       「搰」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抇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䉿(hu2)
    2. 鹘(hu2)
    3. 弧(hu2)
    4. 醐(hu2)
    5. 抇(hu2)
    6. 㪶(hu2)
    7. 鍸(hu2)
    8. 礐(hu2)
    9. 猢(hu2)
    10. 核(hu2)
    11. 瓡(hu2)
    12. 䭅(hu2)
同部首
    1. 捤
    2. 擗
    3. 攓
    4. 㧏
    5. 揻
    6. 扸
    7. 掠
    8. 抦
    9. 㩵
    10. 拘
    11. 搕
    12. 掃
同筆畫
    1. 塔
    2. 稍
    3. 椡
    4. 甦
    5. 㡛
    6. 絧
    7. 㴜
    8. 軻
    9. 㷄
    10. 䂰
    11. 葈
    12. 㮈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