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kuì

ㄎㄨㄟˋ

部首 心

部外 12

總筆畫 15

簡體 愦

愦 瞶 𢤳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192

左右结构

44225121251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nkhm

plmc

ujal

95086

拼音 kuì

注音 ㄎㄨㄟˋ

部首 心 部外 12總筆劃 15

統一碼 6192筆順 442251212511134

憒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憒

kuì ㄎㄨㄟˋ

     ◎ 見“憒”。

英語 confused, troubled, muddle-headed

德語 bestürzt, irritiert (Adj)

法語 stupide,hébété,abruti

© 漢典

憒 國語辭典

憒ㄎㄨㄟˋkuì
形
  1. 心智昏亂不明。《廣韻·去聲·隊韻》:「憒,心亂也。」《楚辭·王逸·九思》:「心煩憒兮意無聊,嚴載駕兮出戲遊。」《紅樓夢·第九六回》:「又知寶玉失玉以後,神志惛憒,醫藥無效。」

© 漢典
【卯集上】【心】 憒·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2

憒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 憒·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2

【廣韻】【集韻】【韻會】古對切【正韻】古內切,𠀤音幗。【集韻】心亂也。从心貴聲。【蜀志·蔣琬傳】琬曰:事不當理,則憒憒矣。

又【唐韻】【集韻】𠀤胡對切,音潰。

又【集韻】戸賄切,音瘣。

又沽罪切,音𦞙。義𠀤同。

© 漢典
【卷十】【心】

憒 《说文解字》

【卷十】【心】
『說文解字』

亂也。从心貴聲。胡對切

『說文解字注』

(憒)亂也。大雅召旻。潰潰回遹。傳曰。潰潰、亂也。按潰潰者、憒憒之叚借也。後人皆用憒憒。从心。貴聲。胡對切。十五部。

© 漢典

憒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kʰuei˥˧ 日语读音 MIDARERU韩语罗马 KWEY现代韩语 궤

客家话 [客语拼音字汇] kui3 [宝安腔] kui3 [客英字典] kwui5 [台湾四县腔] kui5 fi3 [梅县腔] kwi5 [海陆腔] kui5 fui3粤语 kui2

近代音 中古音 見母 隊韻 去聲 憒小韻 古對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沒部 ;王力系统:見母 物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憒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憒」 說文‧心部「憒」「愦」 「憒」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愦
瞶
𢤳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馈(kui4)
    2. 㕟(kui4)
    3. 䙌(kui4)
    4. 聵(kui4)
    5. 䈐(kui4)
    6. 㤬(kui4)
    7. 愧(kui4)
    8. 媿(kui4)
    9. 䙆(kui4)
    10. 尯(kui4)
    11. 膭(kui4)
    12. 瞆(kui4)
同部首
    1. 懮
    2. 慄
    3. 悋
    4. 愋
    5. 㣼
    6. 怟
    7. 懻
    8. 憤
    9. 㥟
    10. 惝
    11. 悕
    12. 㤧
同筆畫
    1. 毅
    2. 誽
    3. 鴌
    4. 遻
    5. 䌄
    6. 撥
    7. 撟
    8. 㯠
    9. 儍
    10. 篇
    11. 篆
    12. 褦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