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biàn

ㄅㄧㄢˋ

部首 彳

部外 9

總筆畫 12

㴜 偏 蹁 遍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FA7

左右结构

33245132512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tyna

hohsb

oiwl

23227

拼音 biàn

注音 ㄅㄧㄢˋ

部首 彳 部外 9總筆劃 12

統一碼 5FA7筆順 332451325122

徧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徧

biàn ㄅㄧㄢˋ

     ◎ 同“遍”。

英語 everywhere, all over, all around

© 漢典
【寅集下】【彳】 徧·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9

徧 《康熙字典》

【寅集下】【彳】 徧·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9

【廣韻】比薦切【集韻】【韻會】【正韻】𤰞見切,𠀤編去聲。【說文】帀也。【廣韻】周也。【書·舜典】徧于羣神。【詩·小雅】羣黎百姓,徧爲爾德。【左傳·莊二十年】樂及徧舞。【疏】言樂之所有,舞悉周徧也。

又【廣韻】俗作遍。【魏志·賈逵傳註】逵最好春秋左傳,自課誦之,月常一遍。

又【集韻】或作辯。【禮·曲禮】然後辯殽。【註】辯音徧,義同。

又【集韻】或作辨。【史記·五帝紀】辨于羣神。【書·舜典】作徧。

又與蹁通。【集韻】蹁或作徧。

又與偏通。【集韻】偏通作徧。

© 漢典
【卷二】【彳】

徧 《说文解字》

【卷二】【彳】
『說文解字』

帀也。从彳扁聲。比薦切

『說文解字注』

(徧)帀也。帀部曰。帀、𠣘也。勹部曰。𠣘、帀徧也。从彳。扁聲。比薦切。十二部。禮、禮記多假辯字爲之。

© 漢典

徧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iæn˥˧ 唐代读音 *biɛ̀n日语读音 AMANESHI AMANEKU韩语罗马 PHYEN现代韩语 편

客家话 [宝安腔] pen1 [客英字典] bien5 [台湾四县腔] bien5 pien1 [梅县腔] bien5 [海陆腔] bien5 pien1 [沙头角腔] pien1粤语 pin3

近代音 幫母 先天韻 去聲 變小空;中古音 幫母 霰韻 去聲 徧小韻 方見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先部 ;王力系统:幫母 真部 ;

官话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徧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徧」 說文‧彳部「徧」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㴜
偏
蹁
遍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變(bian4)
    2. 㣐(bian4)
    3. 辧(bian4)
    4. 辮(bian4)
    5. 卞(bian4)
    6. 峅(bian4)
    7. 㴜(bian4)
    8. 㭓(bian4)
    9. 遍(bian4)
    10. 辩(bian4)
    11. 䉸(bian4)
    12. 汳(bian4)
同部首
    1. 㣬
    2. 徱
    3. 徭
    4. 㣛
    5. 徼
    6. 徒
    7. 彵
    8. 徃
    9. 往
    10. 循
    11. 㣟
    12. 徝
同筆畫
    1. 𠌁
    2. 䞣
    3. 䄒
    4. 棎
    5. 琣
    6. 㛰
    7. 㾞
    8. 跔
    9. 䓳
    10. 䛍
    11. 鿕
    12. 缈
初中古詩詞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先秦·左丘明 《曹刿论战》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