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jù

ㄐㄩˋ

部首 尸

部外 12

總筆畫 15

繁體 屨

屨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C66

半包圍結構

51333243123453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ntov

shov

xmuz

77244

拼音 jù

注音 ㄐㄩˋ

部首 尸 部外 12總筆劃 15

基本區 5C66筆順 513332431234531

標

屦 基本解釋

● 屦

(屨)

jù ㄐㄩˋ


  1. 「屨」的簡化字。

英語 straw sandals; tread on

德語 Sandalen (S)

法語 sandale

【漢典】

屦 詳細解釋

見「屨」。

【漢典】
【寅集上】【尸】 屨·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4

↳屨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屦」字頭,请參考「屨」字。)
【寅集上】【尸】 屨·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4

【唐韻】九遇切【集韻】【韻會】俱遇切【正韻】居御切,𠀤音句。【說文】履也。从履省,婁聲。

又鞮也。【徐曰】鞮,革履也。【釋名】屨,拘也,所以拘足也。【周禮·天官】屨人掌王及后之服屨。【註】複下曰舄,禪下曰屨。【疏】複下謂重底,禪下謂禪底也。【儀禮·士喪禮】夏葛屨,冬白屨。【禮·曲禮】侍坐於長者,屨不上於堂。

又【增韻】同鞻。【周禮】有鞮鞻氏。

 

【漢典】
【卷八】【履】

↳屨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屦」字頭,请參考「屨」字:)
【卷八】【履】
《說文解字》

履也。从履省,婁聲。一曰鞮也。九遇切

《說文解字注》

(屨)𡳐也。晉蔡謨曰:今時所謂𡳐者,自漢以前皆名屨。左傳:踊貴屨賤,不言𡳐賤。禮記:戶外有二屨,不言二𡳐。賈誼曰:冠雖敝,不以苴𡳐,亦不言苴屨。詩曰:糾糾葛屨,可以𡳐霜。屨,舄者一物之別名,𡳐者足踐之通稱。按蔡說極精。易、詩、三禮、春秋傳、孟子皆言屨,不言𡳐。周末諸子,漢人書乃言𡳐。詩,易凡三𡳐,皆謂踐也。然則𡳐本訓踐,後以爲屨名,古今語異耳。許以今釋古,故云古之屨卽今之𡳐也。周禮:屨人,掌爲舄屨。鄭云:複下曰舄,襌下曰屨。古人言屨以通於複,今世言屨以通於襌。俗易語反與。方言:屝屨麤𡳐也,𡳐其通語也。从𡳐省,婁聲。九遇切。古音在四部。一曰鞮也。革部鞮下曰:屨也。二字爲轉注。方言曰:襌者謂之鞮。

【漢典】

屦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y˥˧

粤语 geoi3潮州话 gi6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屦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屨」。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屨」 說文‧履部「屨」 睡.日甲61背「屨」 「屦」「屦」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屨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簴(ju4)
    2. 怇(ju4)
    3. 袓(ju4)
    4. 據(ju4)
    5. 踞(ju4)
    6. 鐻(ju4)
    7. 倨(ju4)
    8. 巪(ju4)
    9. 螶(ju4)
    10. 窶(ju4)
    11. 秬(ju4)
    12. 懼(ju4)
同部首
    1. 屗
    2. 屏
    3. 屓
    4. 㞔
    5. 層
    6. 㞒
    7. 屋
    8. 屠
    9. 㞙
    10. 屁
    11. 屝
    12. 屆
同筆畫
    1. 憧
    2. 壿
    3. 𠏱
    4. 㜧
    5. 諄
    6. 蝰
    7. 䅬
    8. 緤
    9. 骼
    10. 黆
    11. 𠏤
    12. 憋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