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shǒu

ㄕㄡˇ

部首 宀

部外 3

總筆畫 6

㝊 垨 𡧕 𡬮 𡬴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B88

上下结构

44512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pfu

jdi

wdds

30342

拼音 shǒu

注音 ㄕㄡˇ

部首 宀 部外 3總筆劃 6

統一碼 5B88筆順 445124

常 通 標

守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守

shǒu ㄕㄡˇ

  1. 保持,衛護:~成(在事業上保持前人的成就)。~御。~身(愛護自身,保持自己的品節)。~節。~恆。~望相助。墨~成規。
  2. 看管:看~。~護。
  3. 在一個地方不動:~株待兔。留~。
  4. 遵照:遵~。~法。~時。
  5. 維持原狀,不想改變:保~。因循~舊。
  6. 呆在一起:廝~。
  7. 節操:操~。
  8. 靠近,依傍:~着水的地方,可多種稻子。
  9. 古代官名:太~。~祧(中國周代掌管祭祀宗廟的官)。~刺(太守,刺史)。~令(指太守、刺史、縣令等地方官)。
  10. 姓。

英語 defend, protect, guard, conserve

德語 bewachen, schützen (V)​,verteidigen (V)​,Shou (Eig, Fam)

法語 garder,défendre,monter la garde,respecter (une règle)​,être proche de

© 漢典

守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守 shǒu

〈名〉

(1) (會意。從宀,從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來表示掌管法度。本義:官吏的職責,職守)

(2) 同本義 [duty;post]

守,官守也。從門,寺府之事也。——《說文》。寺,廷也;府,文書藏也。

五載一巡守。——《書·舜典》

王巡虢守。——《左傳·二十一年》

均地守。——《周禮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屬。”

糾其守。——《周禮·內宰》。注:“宿衛者。”

雖守者益。——《荀子·王制》。注:“謂地也。”

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左傳·隱公五年》

我無官守,我無言責也。——《孟子·公孫丑下》

(3) 節操;操守 [high moral principle]

妾爲情緣,葳蕤之質,一朝失守。——《聊齋志異》

(4) 秦代郡的長官名,漢代更名太守。後時作州、府地方長官的省稱。被委任在某一方或某一區域負責實施法律或管理的政府主要官員 [magistrate]

守者,秦置也。 秦兼天下,置三川守。 伊、 河、 洛也。—— 蔡邕《獨斷》

袁有守多惠政,民甚愛之。—— 明· 高啓《書博雞者事》

(5) 又如:郡守;吳起爲河西守

(6) 州郡地方政府所在地 [government place]

維樑之西,其蔽曰某山,某守曰興州。—— 唐· 柳宗元《興州江運記》

(7) 原則,規範,準則 [principle]。如:有爲存守;喜之以驗其守

詞性變化

◎ 守 shǒu

〈動〉

(1) 遵守;奉行 [observe;keep;abide by]

故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呂氏春秋·察今》

荊州守文,豈能作意表行事。——《世說新語·識鑑》

某亦守法,與公甚相得也。——明· 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2) 又如:守官箴(遵守爲官之準則);守古(遵守古訓);守數(恪守法規)

(3) 堅持,保持;保守 [stick to;keep]

守成上文,遭禍右武,未有易此者也。——《漢書·公孫弘傳》

村南有夫婦守貧者,織紡井臼,估讀勤苦,幸獲名成。——清· 周容《芋老人傳》

田橫, 齊之壯士,猶守義不辱。——《資治通鑑》

(4) 又如:守一(執一,專一);守經(固守經典之義);守常(遵循慣例,固守常法);守義(固守義理,篤守正道);守孀(守寡。孀:寡婦);守着老一套;因循守舊;守惡(堅持邪惡);守求(堅持索求);守故(守舊;保持原狀);守成(繼承和保持前人已有的成就和業績);守闕(承繼皇位);守真(保持真元;保持本性);守拙(以拙自安,不願做官。拙:拙於應付世務)

(5) 看守,看管 [keep watch]

湯爲兒守舍。——《史記·張湯傳》

如今我擡舉你,去替那老軍來守天王堂。——《水滸傳》

後漢使復至 匈奴, 常惠請其守者與俱,得夜見 漢使。——《漢書·李廣蘇建傳》

(6) 又如:守錢虜(守財奴;財多而吝嗇者);守喜婆(接生婆);守生(守候接生);守梓(守靈);守庚申(在庚申日吃齋、靜坐不眠);守制讀禮(守喪並閱讀有關喪祭的禮書)

(7) 保衛;防守,與“攻”相對 [defend]

俾守我王。——《詩·小雅·十月之交》

橫野將軍徐晃守 江陵。——《資治通鑑》

乃使蒙恬北築 長城而守藩籬。—— 漢· 賈誼《過秦論》

(8) 又如:守把(把守;掌握);守備(明清所設武官名稱,負責城堡守衛及營房糧餉等事);守政(關於防守的事務);守口(把守關口);守要(把守要隘);守境(守衛邊境);守舍(看守門戶)

(9) 掌管 [be in charge of]

地廣,民衆,萬物多,故分五官而守之。——《商君書》

(10) 收捕 [arrest]

昭應聞此,必勸 楚王益兵守 雍氏。——《戰國策》

(11) 依靠;依傍 [depend on]。如:守親(指新婚夫婦婚後一個月須在新房裏,時常廝守)

(12) 請求 [ask]

數守大將軍光,爲 丁外人求侯。——《漢書》

(13) 守侯;守護 [guard]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吾誠願與汝相守以死。——清· 林覺民《與妻書》

(14) 做郡的知州 [be governor]

滕子京謫守 巴陵郡。—— 范仲淹《岳陽樓記》

常用詞組


守備守兵守財奴守車守敵守法守分守宮守寡守恆守候守護守節守舊守舊派守軍守口如瓶守靈守門守門員守喪守身守時守勢守歲守土守望守衛守孝守業守夜守禦守約守則守職守制守株待兔守株緣木守拙
© 漢典

守 國語辭典

守ㄕㄡˇshǒu
名
  1. 官職、職責。《漢書·卷三○·藝文志》:「墨家者流,蓋出於清廟之守。」元·關漢卿《謝天香·第四折》:「官守所拘,功名在念,豈飲酒。」

  2. 職官名。古代一郡的行政長官。如:「郡守」、「太守」。

  3. 節操、品性。如:「操守」。《禮記·儒行》:「劫之以眾,沮之以兵,見死不更其守。」

  4. 姓。如宋代有守恭。

動
  1. 防衛、保護。如:「防守」、「駐守」、「堅守」。

  2. 保持、堅持。如:「守信」、「守節」、「墨守成規」、「守身如玉」。

  3. 遵行。如:「恪守」、「守法」、「遵守」、「守規律」。

  4. 等待。如:「守候」、「獨守」、「守歲」、「空守一夜」。

  5. 依賴、依傍。《水滸傳·第一八回》:「自和他父親宋太公在村中務農,守些田園過活。」

守ㄕㄡˋshòu
  1. 通「狩」。

© 漢典
【寅集上】【宀】 守·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3

守 《康熙字典》

【寅集上】【宀】 守·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3

〔古文〕𡬮𡬴【唐韻】書九切【集韻】【韻會】【正韻】始九切,𠀤音首。【說文】守,守官也。从宀,官府也。从寸,法度也。【玉篇】收也,視也,護也。【易·繫辭】何以守位,曰仁。【周禮·天官】獸人職時田則守罟。【註】防獸觸攫也。

又【廣韻】主守也。【左傳·昭二十年】晏子云: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澤之萑蒲,舟鮫守之。藪之薪蒸,虞𠋫守之。海之鹽蜃,祈望守之。衡鹿等皆官名。

又【增韻】攻守也。【易·坎卦】王公設險,以守其國。【史記·留侯世家】阻三面而守。

又【唐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舒救切,音獸。【增韻】守之也,所守也,爲之守也。天子巡諸侯所守,曰巡守。諸侯爲天子守土,亦曰守。漢置郡太守。

又姓。【正字通】宋守恭,與蘇軾爲詩友。

又叶式視切,音矢。【楚辭·天問】雄虺九首,儵忽焉在。何所不老,長人何守。在音泚。

又叶雖遂切,音粹。【前漢·班固敘傳】崇執言責,隆持官守。寶曲定陵,𠀤有大志。

© 漢典
【卷七】【宀】

守 《说文解字》

【卷七】【宀】
『說文解字』

守官也。从宀从寸。寺府之事者。从寸。寸,法度也。書九切〖注〗𡬮、𡬴,古文。

『說文解字注』

(守)守官也。左傳曰。守道不如守官。孟子曰。有官守者。不得其職則去。从宀。从寸。从宀、寺府之事也。寸部曰。寺、廷也。广部曰。府、文書藏也。从寸、法度也。守从二者會意。書九切。三部。从宀以下十四字參韵會本訂。

© 漢典

守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ʂou˨˩˦ 唐代读音 *shiǒu日语读音 MAMORU MORI MAMORI韩语罗马 SWU现代韩语 수越南语 thú

客家话 [梅县腔] shu3 shiu3 [海陆腔] shiu3 [客语拼音字汇] su3 [陆丰腔] shiu6 [客英字典] shiu3 [台湾四县腔] su3 [沙头角腔] su3 [宝安腔] su3 siu3 [东莞腔] siu3粤语 sau2

近代音 審母 尤侯韻 上聲 首小空;中古音 審書母 宥韻 去聲 狩小韻 舒救切 三等 開口;審書母 有韻 上聲 首小韻 書九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透母 蕭部 ;透母 蕭部 ;王力系统:書母 幽部 ;書母 幽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守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守」 京都2330合33407「㝊」 守觚商代晚期集成6589「守」 上(1).䊷.19「守」 說文‧宀部「守」 睡.秦55「守」
「㝊」 守冊父己爵西周早期集成8935
「守」 守宮作父辛卣西周早期集成5170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㝊
垨
𡧕
𡬮
𡬴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艏(shou3)
    2. 䭭(shou3)
    3. 𠂿(shou3)
    4. 首(shou3)
    5. 龵(shou3)
    6. 垨(shou3)
    7. 㝊(shou3)
    8. 手(shou3)
    9. 扌(shou3)
同部首
    1. 寁
    2. 㝍
    3. 密
    4. 寯
    5. 寧
    6. 㝦
    7. 宲
    8. 㝕
    9. 宛
    10. 実
    11. 宕
    12. 寬
同筆畫
    1. 芖
    2. 祁
    3. 㠷
    4. 圫
    5. 㞪
    6. 吓
    7. 吐
    8. 䦽
    9. 𠄕
    10. 色
    11. 𠇉
    12. 尗
初中古詩詞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三国·诸葛亮 《诫子书》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
汉·司马迁 史记. 绛侯周勃世家《周亚夫军细柳》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魏晋·陶渊明 《桃花源记》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魏晋·陶渊明 《桃花源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宋·范仲淹 《岳阳楼记》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宋·欧阳修 《醉翁亭记》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