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shú

ㄕㄨˊ

部首 小

部外 3

总笔画 6

叔 菽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5C17

上下结构

21123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hiu

ymf

idak

21901

拼音 shú

注音 ㄕㄨˊ

部首 小 部外 3总笔画 6

基本区 5C17笔顺 211234

尗 基本解释

● 尗

shú ㄕㄨˊ


  1. 同“菽”。

英语 younger of brothers; father's younger brother younger brother of a husband

【漢典】
【寅集上】【小】 尗·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3

尗 《康熙字典》

【寅集上】【小】 尗·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3

【正字通】菽叔同。【前漢·昭帝紀】以叔粟當賦。【註】與菽同。

又叔,季父也。古作尗,从上,从小。後人加又爲叔。或从寸作𡬧。

又加艸爲菽。

【漢典】
【卷七】【尗】

尗 《说文解字》

【卷七】【尗】
《說文解字》

豆也。象尗豆生之形也。凡尗之屬皆从尗。式竹切

《說文解字注》

(尗)豆也。尗豆古今語。亦古今字。此以漢時語釋古語也。戰國策。韓地五穀所生。非麥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飯藿羹。史記豆作菽。尗象豆生之形也。尗象各本作象尗。誤。今正。重言尗者、著其形也。豆之生也。所種之豆必爲兩瓣。而戴於莖之頂。故以一象地。下象其根。上象其戴生之形。式竹切。三部。今字作菽。凡尗之屬皆从尗。

【漢典】

尗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ʂu˧˥ 日语读音 MAME

近代音 中古音 審書母 屋韻 入聲 叔小韻 式竹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透母 沃部 ;王力系统:書母 覺部 ;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尗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尗」 說文‧尗部       「尗」
甲骨文 金文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异体字
叔
菽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璹(shu2)
    2. 朮(shu2)
    3. 䭭(shu2)
    4. 术(shu2)
    5. 秫(shu2)
    6. 贖(shu2)
    7. 孰(shu2)
    8. 朱(shu2)
    9. 䃞(shu2)
    10. 赎(shu2)
    11. 𠅩(shu2)
    12. 熟(shu2)
同部首
    1. 慕
    2. 尙
    3. 纛
    4. 尝
    5. 小
    6. 尡
    7. 尖
    8. 尐
    9. 龸
    10. 忝
    11. 尘
    12. 尚
同笔画
    1. 创
    2. 则
    3. 邢
    4. 列
    5. 刏
    6. 刕
    7. 汣
    8. 奾
    9. 𠆽
    10. 㐻
    11. 至
    12. 肉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