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diàn

ㄉㄧㄢˋ

部首 大

部外 9

總筆畫 12

鄭 𠪝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960

上下結構

43125351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usgd

twk

udfg

80804

拼音 diàn

注音 ㄉㄧㄢˋ

部首 大 部外 9總筆劃 12

基本區 5960筆順 431253511134

次 通 標

奠 基本解釋

● 奠

diàn ㄉㄧㄢˋ


  1. 向死者供獻祭品致敬:祭~。~酒。
  2. 穩固地安置:~都(dū ㄉㄨ)。~基。~定(使穩固安定,如「~~基礎」)。

英語 pay respect; settle

法語 établir,fonder,offrir en libation

【漢典】

奠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奠 diàn

動

(1) (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酋」(即「酒」),下面象放東西的基物。本義:設酒食以祭)

(2) 同本義。特指初死時的備供品敬禮 [libate;make offerings to the dead]

奠,置祭也。——《說文》

於以奠之。——《詩·召南·採蘋》

共其奠牛。——《周禮·牛人》。注:「喪所薦饋曰奠。」

舍奠於其廟。——《禮記·祭統》。注:「非時不而祭曰奠。」

故既奠。——《禮記·郊特牲》。注:「謂薦熟時也。」

有司以幾宴舍奠於其墓。——《禮記·檀弓》

奠汝又不見汝食。——清· 袁牧《祭妹文》

又如:祭奠(爲死者舉行儀式,表示追念);奠饌(置食物以祭);奠饗(置酒食以祭祀)

(3) 薦獻;敬獻 [consecrate]

主人坐,奠爵於階前。——《儀禮·鄉飲酒》

又如:奠獻(獻祭品以祀死者);奠儀(送給喪家用於祭奠的錢物);奠雁(古代婚俗。新郎用雁作見面禮到女家迎親,表示不再娶他人)

(4) 定;確定,規定 [determine]

無地奠位。——揚雄《太玄》

奠高山大川。——《書·禹貢》。傳:「奠,定也。」

皆辨其物而奠其祿。——《周禮·天官·職幣》

又如:奠位(定位);奠居(定居;安居)

(5) 放置 [put;place]。

如:奠枕(安枕以臥。形容局勢安定)

詞性變化


◎ 奠 diàn

名

(1) 祭品 [libation]

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 韓愈《祭十二郎文》

又如:奠饋(祭品); 奠分(舊俗治喪,各家分攤送給喪家的奠禮);奠敬(奠儀。代作祭品而送給喪家的錢)

常用詞組


奠定奠都奠基奠基石奠祭奠酒奠儀
【漢典】

奠 國語辭典

奠ㄉㄧㄢˋdiàn
動
  1. 祭獻,用祭品祭神或向死者致祭。《說文解字·丌部》:「奠,置祭也。」清·袁枚〈祭妹文〉:「哭汝既不聞汝言,奠汝又不見汝食。」

  2. 進獻。《楚辭·屈原·九歌·東皇太一》:「蕙肴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唐·韓愈〈元和聖德詩〉:「奠璧獻斝,眾樂驚作。」

  3. 置放、安置。《禮記·內則》:「其相授則女受以篚,其無篚則皆坐,奠之而後取之。」

  4. 定、建立。如:「奠基」、「奠都南京」。《書經·禹貢》:「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名
  1. 祭品。唐·韓愈〈祭十二郎文〉:「乃能銜哀致誠,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靈。」唐·元稹〈遣悲懷〉詩三首之一:「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

【漢典】
【丑集下】【大】 奠·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9

奠 《康熙字典》

【丑集下】【大】 奠·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9

【廣韻】【集韻】【韻會】𠀤堂練切,音電。定也。【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盤庚】奠厥攸居。【周禮·天官·職幣】辨其物而奠其錄。【註】謂別其物色,而定其錄籍也。

又薦也,頓爵神前也。【禮·文王世子】凡學,春官釋奠於先師,秋冬亦如之。

又置也。【禮·內則】奠之而後取之。【註】男女授器必以篚,若無篚,則授者置諸地,受者亦就地以取之。

又【集韻】徒徑切,音定。【周禮·春官】小史掌邦國之志,奠繫世,辨昭𥠇。

又【韻會】唐丁切,音亭。【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凡行奠水,磬折以參伍。【註】奠水,渟水也。 【說文】从酋。酋,酒也,下其丌也。

 

【漢典】
【卷五】【丌】

奠 《說文解字》

【卷五】【丌】
《說文解字》

置祭也。从酋。酋,酒也。下其丌也。《禮》有奠祭者。堂練切文七 重三

《說文解字注》

(奠)置祭也。置祭者,置酒食而祭也,故从酋丌。丌者,所置物之質也。如置於席則席爲奠。引伸爲凡置之偁。又引伸爲奠高山大川之奠,定也。大玄天地㞟位,假㞟字爲之。从酋。酋,酒也。見酋下。置之物多矣。言酒者,舉其一耑也。丌其下也。丌下各本互譌,今依箕篆下正。堂練切。古音在十一部。禮有奠祭。各本下有者字,韵會無。說文禮有刷巾,禮有柶,禮有縉緣,句法皆同,無者是也。禮謂禮經也。士喪禮、旣夕禮祭皆謂之奠,葬乃以虞易奠。又文玉世子篇:釋奠于其先師。注云:釋奠,薦饌酌奠而巳,無迎尸以下之事。召南:于以奠之。毛云:奠,置也。箋云:謂敎成之祭也。昏義注云:此吿事耳,非正祭也。

【漢典】

奠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iæn˥˧ 唐代读音 dhèn日语读音 MATSURU SADAMERU韩语罗马 CEN现代韩语 전

客家话 [客英字典] tien5 tin1 [台湾四县腔] tien5 [客语拼音字汇] tian4 [东莞腔] ten3 [陆丰腔] tian6 [海陆腔] tien6 [宝安腔] ten3粤语 din6

近代音 端母 先天韻 去聲 電小空;中古音 端母 徑韻 去聲 矴小韻 丁定切 四等 開口;定母 霰韻 去聲 電小韻 堂練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先部 ;王力系统:定母 真部 ;

官话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奠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奠」 乙6739反合14735反 「奠」 曶鼎西周中期集成2838 「奠」 包2.260 「奠」 說文‧丌部       「奠」
「奠」 乙676反合9608反 「奠」 叔向父禹簋西周晚期集成4242 「奠」 包2.160          
  「奠」 鄭伯筍父甗西周晚期集成925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鄭
𠪝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㞟(dian4)
    2. 店(dian4)
    3. 電(dian4)
    4. 蜔(dian4)
    5. 垫(dian4)
    6. 㥆(dian4)
    7. 阽(dian4)
    8. 婝(dian4)
    9. 佃(dian4)
    10. 电(dian4)
    11. 殿(dian4)
    12. 琔(dian4)
同部首
    1. 㚟
    2. 夳
    3. 㚙
    4. 奪
    5. 夼
    6. 奇
    7. 头
    8. 㚖
    9. 奦
    10. 奔
    11. 夷
    12. 奱
同筆畫
    1. 傝
    2. 㬀
    3. 塃
    4. 裒
    5. 赏
    6. 鼎
    7. 㴙
    8. 㗀
    9. 筎
    10. 㭿
    11. 𠌥
    12. 媔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