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zhuàng

ㄓㄨㄤˋ

部首 士

部外 3

總筆畫 6

繁體 壯

壯 壵 𢎳 𩡽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8EE

左右结构

412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ufg

lmg

tib

34110

拼音 zhuàng

注音 ㄓㄨㄤˋ

部首 士 部外 3總筆劃 6

統一碼 58EE筆順 412121

常 標

壮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壯

(壯)

zhuàng ㄓㄨㄤˋ

  1. 大,有力,強盛:強~。~士。~心。~烈。~美。兵強馬~。
  2. 增加勇氣和力量:~膽。~行(xíng )。以~聲勢。
  3. 中國少數民族,主要分佈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及雲南、四川、貴州等省(舊作“僮”):~族。~錦。~歌。

英語 big, large; robust; name of tribe

德語 stark, kräftig, robust

法語 robuste,vigoureux,fort,renforcer,fortifier,grand,grandiose

© 漢典

壮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壯

壯 zhuàng

〈形〉

(1) (形聲。從士,爿( pán)聲。本義:人體高大,肌肉壯實)

(2) 同本義 [tall and big;srong;robust]

壯,大也。——《說文》

壯,健也。——《廣雅》

秦晉之間凡人之大謂之奘,或謂之壯。——《方言》

三十曰壯。——《禮記·曲禮》

壯士,賜之卮酒。——《史記·項羽本紀》

右賢王驚,夜逃,獨與其愛妾一人,壯騎數百馳。——《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男氣壯力。——《逸周書》

壯哉我中國少年。—— 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三小姐長遠勿見,好像壯仔點哉。——清· 韓邦慶《海上花列傳》

(3) 又如:壯浪(健壯);壯盛(強壯旺盛);壯勇(強壯而勇敢);壯武(強壯勇武);年輕力壯;兵強馬壯;壯健(強壯,強健)

(4) 豪壯;豪邁 [grand and heroic]

彼不知懼,而學壯語,此之不武,何能爲也。——《晉書·譙剛王遜傳》

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杜甫《壯遊》

(5) 又如:壯夫(豪壯之士,豪傑);壯思(豪壯的情思);壯情(豪壯的情懷、抱負);壯意(豪壯的意氣)

(6) 勇壯 [brave and sturdy]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戰國策·魏策三》

(7) 又如:壯武(勇壯,雄武);壯悍(勇壯強悍);壯毅(勇壯剛毅);壯辭(勇壯的言辭)

(8) 宏偉 [grandeur]

克壯其猶。——《詩·小雅·采芑》

且夫天子以四海爲家,非壯麗無以重威。——《史記·高祖紀》

(9) 又如:壯麗(雄偉華麗);壯制(宏偉的製作);壯圖(偉大的志願、計劃)

(10) 堅實,堅牢 [firm]

金繩鐵索紐壯,古鼎躍水龍騰梭。——韓愈《石鼓歌》

詞性變化

◎ 壯

壯 zhuàng

〈動〉

(1) 增強 [strengthen]

《唐史拾遺》曰:“汝陽王王進嘗於上前醉,不能下殿,上遣人掖出之。” 王進謝罪曰:“臣以三鬥壯膽,不覺至此。”—— 杜甫《飲中八仙歌·注》

(2) 又如:給他壯膽;壯聲勢

(3) 長成年,長大 [grown-up]

男女當壯,扶輦推輿,相賭樹下,戲笑超距,終日不歸。——《管子》

(4) 以…爲壯美;讚賞 [admire]

單于壯其本。——《漢書·李廣蘇建傳》

何其壯也。——南朝樑· 丘遲《與陳伯之書》

甚可壯也。——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識者壯之。——《明史》

(5) 傷。通“戕”( qiāng) [injure]

姤,女壯,勿用取女。——《易·姤》

韓安國 壯趾, 王恢兵首,彼若天命,此近人咎。——《漢書》

◎ 壯

壯 zhuàng

〈名〉

(1) 壯年 [prime of life]。中國古代稱男子三十爲壯

少壯不努力。——《樂府詩集·長歌行》

比後壯乃問其母。(壯:成年。名詞在句中作動詞用。長大成人。)——晉· 幹寶《搜神記》

(2) 灸法術語 [one moxacone]

(3) 指艾炷灸中的計數單位。每灸一個艾炷,稱爲一壯

(4) 指艾炷。如大壯灸,即指用較大的艾炷施灸,小壯灸即指用較小的艾炷施灸

(5) 壯族的省稱 [Zhuang nationality]。原作“僮”

常用詞組


壯大壯膽壯丁壯觀壯火壯健壯舉壯闊壯麗壯烈壯美壯年壯士壯碩壯心壯陽壯語壯志壯志凌雲
© 漢典
【丑集中】【士】 壯·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4

壯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壮”字頭,請參考“壯”字。)
【丑集中】【士】 壯·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4

【廣韻】【集韻】【韻會】側亮切【正韻】側况切,𠀤莊去聲。【說文】大也。

又彊也,盛也。【爾雅·釋天】八月爲壯。【易·卦名】震上乾下,大壯。【禮·曲禮】三十曰壯。【月令】仲冬之月,冰始壯。

又【史記·趙后傳】額上有壯髮。【師古曰】俗呼圭頭是也。

又【前漢·食貨志】貝有五種,一曰壯貝。

又傷也。【郭璞曰】淮南呼壯爲傷。

又醫用艾灸,一灼謂之壯。

又側羊切,音莊。亦姓。【晉語】趙𥳑子問賢人,得壯馳兹。

又【伏滔·望濤賦】宏濤於是鬱起,重流於是電驤。起沙渟而迅邁,觸橫門而克壯。 俗从土作壯,省作壮,𠀤非。

© 漢典
【卷一】【士】

壯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壮”字頭,請參考“壯”字:)
【卷一】【士】
『說文解字』

大也。从士爿聲。側亮切

『說文解字注』
大也。方言曰。凡人之大謂之奘。或謂之壯。尋說文之例。當云大士也。故下云从士。此葢淺人刪士字。从士。爿聲。側亮切。十部。
© 漢典

壮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uɑŋ˥˧ 日语读音 SAKAN韩语罗马 CANG

客家话 [客英字典] zong5粤语 zong3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壮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壯」。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 者尸鎛戰國早期集成123「壯」 望1.176「壯」 說文‧士部「壯」 「壮」「壮」
「壯」 中山王昔鼎戰國晚期集成2840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壯
壵
𢎳
𩡽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焋(zhuang4)
    2. 戇(zhuang4)
    3. 狀(zhuang4)
    4. 䚒(zhuang4)
    5. 状(zhuang4)
    6. 僮(zhuang4)
    7. 壵(zhuang4)
    8. 漴(zhuang4)
    9. 壯(zhuang4)
    10. 撞(zhuang4)
    11. 戅(zhuang4)
    12. 戆(zhuang4)
同部首
    1. 声
    2. 士
    3. 壺
    4. 壿
    5. 壯
    6. 壶
    7. 壸
    8. 壾
    9. 壼
    10. 壷
    11. 売
    12. 壽
同筆畫
    1. 𠆼
    2. 讻
    3. 汢
    4. 屸
    5. 有
    6. 此
    7. 庄
    8. 在
    9. 尖
    10. 羽
    11. 劣
    12. 㣿
小學古詩詞
既壮周旋杂痴黠,童心来复梦中身。
清·龚自珍 《已亥杂诗》
初中古詩詞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南北朝·佚名 《木兰诗 / 木兰辞》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汉·曹操 《龟虽寿》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先秦·礼记 《大道之行也》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