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jìng

ㄐㄧㄥˋ

部首 土

部外 11

總筆畫 14

竟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883

左右结构

1214143125113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fujq

gytu

bskr

40112

拼音 jìng

注音 ㄐㄧㄥˋ

部首 土 部外 11總筆劃 14

統一碼 5883筆順 12141431251135

常 通 標

境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境

jìng ㄐㄧㄥˋ

  1. 疆界,邊界:~界。國~。入~。出~。邊~。
  2. 地方,區域,處所:無人之~。佳~。環~。身臨其~。
  3. 狀況,地步:~況。順~。逆~。困~。事過~遷。~遇。意~。

英語 boundary, frontier; area, region

德語 Befinden, Bedingung, Kondition (S)​,Rand, Grenze, Begrenzung (S)​,Lage, Sachlage

法語 frontière,limite,territoire,région,position,situation

© 漢典

境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境 jìng

〈名〉

(1) (形聲。從土,竟聲。本義:邊境,國境)

(2) 同本義 [boundary]

境,疆也。——《說文新附》

至齊境。——《呂氏春秋·贊能》

(3) 字本作“竟”

亡不越竟。——《左傳·宣公二年》

邊竟有人焉。——《莊子·天道》

其竟關之政盡察。——《荀子·富國》

與燕王會境上。——《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廉頗送至境。

屯於境上。——《史記·魏公子列傳》

起視四境。——宋· 蘇洵《權書·六國論》

(4) 又如:出境(離開國境);入境(進入國境);境宇(國境,疆土);境人(境內之人;本地人);境頭(結果;亦作“景頭”。神佛點化人制造的幻境);境土(疆域;領地);境會(在邊界上聚會)

(5) 境況 [circumstance]。如:境物(四周的環境與景物);家境(家庭的經濟狀況);境象(景象;情境)

(6) 居所,地方 [place]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晉· 陶潛《飲酒詩》

士大夫出其境。——《明史》

(7) 地步,境界 [condition; state; extent reached]。如:處境(所處的境地);困境(困難的處境);佳境(美好的境界)

(8) 佛教指成爲心意對象之世界 [condition]。如:塵境;色境;法境等;境頭(所謂前身的情景。多指神佛點化的夢兆)

(9) 景象,景物 [lanscape]

檻外諸境。——[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常用詞組


境地境界境況境遇境域
© 漢典

境 國語辭典

境ㄐㄧㄥˋjìng
名
  1. 疆界。如:「邊境」、「國境」。《孟子·梁惠王下》:「臣始至於境,問國之大禁,然後敢入。」唐·韓愈〈朝散大夫越州刺史薛公墓誌銘〉:「四境之內,竟歲無一事。」

  2. 地方、區域。如:「仙境」、「勝境」。晉·陶淵明〈飲酒詩〉二○首之五:「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3. 情況、光景。如:「順境」、「逆境」、「家境」。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顧長康啖甘蔗,先食尾。問所以,云:『漸至佳境。』」宋·陸游〈懷昔〉詩:「豈知墮老境,槁木蒙霜菅。」

  4. 程度、地步。如:「學無止境」、「已臻化境」。

© 漢典
【丑集中】【土】 境·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1

境 《康熙字典》

【丑集中】【土】 境·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1

【唐韻】【正韻】居影切【集韻】【韻會】舉影切,𠀤音景。【說文】疆也。一曰竟也,疆土至此而竟也。【魯語】外臣之言不越境。【史記·諸侯王表】諸侯比境。【註】地相接次也。【前漢·地理志】開地斥境。 通作竟。

© 漢典
【卷十三】【土】

境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境”字頭,請參考“境”字:)
【卷十三】【土】
『說文解字』

疆也。从土竟聲。經典通用竟。居領切

© 漢典

境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iŋ˥˧ 日语读音 SAKAI韩语罗马 KYENG现代韩语 경越南语 cảnh

客家话 [梅县腔] gin5 [台湾四县腔] gin3 gin5 [客语拼音字汇] gin3 gin4 [东莞腔] gin3 [客英字典] gin3 [海陆腔] gin3 gin5 [沙头角腔] gin3 [宝安腔] gin3 [陆丰腔] gin5粤语 ging2

近代音 見母 庚青韻 上聲 景小空;中古音 見母 梗韻 上聲 警小韻 居影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唐部 ;王力系统:見母 陽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境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境」 說文‧土部「境」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竟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痙(jing4)
    2. 曔(jing4)
    3. 径(jing4)
    4. 鏡(jing4)
    5. 㵾(jing4)
    6. 競(jing4)
    7. 逕(jing4)
    8. 莖(jing4)
    9. 靜(jing4)
    10. 㬌(jing4)
    11. 弳(jing4)
    12. 靖(jing4)
同部首
    1. 老
    2. 塌
    3. 垙
    4. 堷
    5. 坠
    6. 㙂
    7. 墱
    8. 㙕
    9. 坰
    10. 塤
    11. 圧
    12. 坤
同筆畫
    1. 㾱
    2. 𠎘
    3. 摬
    4. 厭
    5. 蔚
    6. 䫾
    7. 嘡
    8. 䅫
    9. 榟
    10. 暟
    11. 箃
    12. 暯
初中古詩詞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饮酒》(其五)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魏晋·陶渊明 《桃花源记》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唐·柳宗元 《小石潭记》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
先秦·《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