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tián

zhèn

ㄊㄧㄢˊ

ㄓㄣˋ

部首 土

部外 10

總筆畫 13

塡 鎮 𡒆 𥧑 𥪧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86B

左右结构

121122511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ffhw

gjbc

belo

44181

拼音 tián zhèn

注音 ㄊㄧㄢˊ ㄓㄣˋ

部首 土 部外 10總筆劃 13

統一碼 586B筆順 1211225111134

常 通 標

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填

tián ㄊㄧㄢˊ

  1. 把空缺的地方塞滿或補滿:~塞。~補。~充。~空(kòng )。義憤~膺。
  2. 在空白表格上按項目寫:~表。~詞。
  3. 形容聲音巨大:~然。

其它字義


● 填

zhèn ㄓㄣˋ

 ◎ 古同“鎮”,使安定。

英語 fill in, fill up; make good

法語 remplir,combler

© 漢典

填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填 tián

〈動〉

(1) (形聲。從土,真聲。本義:充塞)

(2) 同本義 [fill;stuff]

填,塞也。——《說文》

填坑滿谷。——《史記·司馬相如傳》

填如也。——《荀子·大略》

賓客亦填門。——《漢書·鄭當時傳》

負草填之。——《資治通鑑》

門人弟子填其室。——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填塞門戶。——《聊齋志異·促織》

(3) 又如:填餡(填空;代替);填引(加引);填坑滿谷(塞滿坑谷);填街(充塞街道);填咽(充滿空間);填盈(充滿);填宮(古代犯官家屬沒入宮廷);填門(填戶。形容登門人多);填噎(堵塞,擁擠)

(4) 填寫,寫入 [write;fill in]。

(5) 如:填納稅表;填報(填寫上報);填造(填寫編制);填紅(舊時官員用紅筆填寫年月日);填具(填寫具呈);填畫(填寫描畫)

(6) 補充 [replenish]。

(7) 如:填替(補充代替);填納(補繳)

(8) 塗飾,塗抹 [paint]。

(9) 如:填金;填白(在瓷器的深色圖案中填月白色瓷);填漆

(10) 通“顛”。跌落 [fall]。

(11) 如:填笮(顛仆困頓);填死(送死);填僕(傾跌仆倒)

詞性變化

◎ 填 tián

〈副〉

(1) 白白 [in vain;to no purpose]。

(2) 如:填限(白白作出犧牲);填送(把財物白白送人);填嗓(把財物白白送人);填還(白送;填補)

常用詞組


填補填倉填充填詞填堵填發填方填房填縫填格子填溝壑填空填料填滿填密填平填塞填實填食填寫填鴨填鴨式灌輸填膺填字謎
 

基本詞義


◎ 填 zhèn

動

(1) 通“鎮”。安定 [pacify]

上患吳、 會稽輕悍,無壯王以填之。——《史記》

(2) 。又如:填填(端整穩固貌);填衛(鎮守,守衛);填監(鎮守統領);填壓(用強力壓制;鎮服)

(3) 另見 tián

© 漢典

填 國語辭典

填ㄊㄧㄢˊtián
動
  1. 補塞。如:「填充」、「裝填」。《戰國策·趙策四》:「十五歲矣。雖少,願及未填溝壑而託之。」

  2. 充滿。如:「義憤填膺」。《文選·江淹·恨賦》:「置酒欲飲,悲來填膺。」

  3. 填寫。如:「填表」、「填詞」、「填日期」。明·徐渭《雌木蘭·第一齣》:「軍書十卷,書書卷卷把俺爺來填。」

狀
  1. 形容擊鼓聲。《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隋書·卷一四·音樂志中》:「設虡設業,鞉鼓填填。」

© 漢典
【丑集中】【土】 塡·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10

塡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填”字頭,請參考“塡”字。)
【丑集中】【土】 塡·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10

〔古文〕𥧑【廣韻】徒年切【集韻】【韻會】【正韻】亭年切,𠀤音田。【說文】塞也。从穴,眞聲。亦从土。【博物志】炎帝女溺死東海中,化爲鳥,曰精衞。常取西山之木石,以塡東海。【白氏六帖】鳥銜木而塡海。

又順也。【班固·東都賦】塡流泉而爲沼。

又鼓聲。【孟子】塡然鼓之。【楚辭·九歌】雷塡塡兮雨冥冥。

又人名。大塡,黃帝師。見【前漢·古今人物表】。

又知鄰切,音珍。義同。一曰定也。

又【集韻】【韻會】𠀤池鄰切,音𨻰。久也。【詩·大雅】孔塡不寧。【又】倉兄塡兮。

又徒偃切,音顫。塡塡,厚重貌。【莊子·馬蹄篇】至德之世,其行塡塡。

又徒典切,音飻。盡也,病也。【詩·小雅】哀我塡寡。

又陟刃切。同鎭,定也。【前漢·高帝紀】塡國家,吾不如蕭何。【五行志】塡星曰中央季夏土。

又堂練切,音電。【禮·檀弓】主人旣祖塡池。【註】塡池,讀爲奠徹。

又同寘。【前漢·貢禹傳】武帝時,又多取好女以塡後宮。

又同正。【淮南子·兵略訓】不擊塡塡之旗。

© 漢典
【卷十三】【土】

塡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填”字頭,請參考“塡”字:)
【卷十三】【土】
『說文解字』

塞也。从土眞聲。陟鄰切。又,待秊切〖注〗𥧑,古文塡。

『說文解字注』

(塡)𡫳也。𡫳各本作塞。塞,隔也。非其義也。𡫳下云窒也,窒下云𡫳也。𥧑亦𡫳也。塡與𥧑音義同。𡫳之則堅固,其義引申爲久。大雅:倉兄塡兮。傳曰:塡,久也。常棣:烝也無戎。傳曰:烝,塡也。東山,烝在桑野。傳曰:烝,𥧑也。而爾雅釋詁則曰塵,久也。是塡𥧑塵三字音同。故鄭箋東山云:古者聲塡𥧑塵同也。塵爲叚借字。葢古經有作塵者,今新陳字作陳,非古也,而古音之存者也。詩詞內作鎭,亦是此字。从土。眞聲。植鄰切。今待秊切。十部。

© 漢典

填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ʰiæn˧˥; tʂən˥˧ 唐代读音 dhen日语读音 FUSAGU UZUMERU韩语罗马 CEN CIN越南语 điền

客家话 [沙头角腔] tien2 [梅县腔] tien2 [宝安腔] ten2 [客语拼音字汇] tian2 [东莞腔] ten2粤语 tin4

近代音 透母 先天韻 平聲陽 田小空;端母 先天韻 去聲 電小空;中古音 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先部 ;王力系统:定母 真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填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填」 曾10「填」 說文‧土部「填」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塡
鎮
𡒆
𥧑
𥪧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恬(tian2)
    2. 搷(tian2)
    3. 屇(tian2)
    4. 甸(tian2)
    5. 湉(tian2)
    6. 窴(tian2)
    7. 甜(tian2)
    8. 塡(tian2)
    9. 闐(tian2)
    10. 䣶(tian2)
    11. 䏦(tian2)
    12. 鷆(tian2)
    13. 絼(zhen4)
    14. 㨋(zhen4)
    15. 䏖(zhen4)
    16. 㭫(zhen4)
    17. 䚯(zhen4)
    18. 鴆(zhen4)
    19. 鋴(zhen4)
    20. 纼(zhen4)
    21. 紖(zhen4)
    22. 䧵(zhen4)
    23. 誫(zhen4)
    24. 榐(zhen4)
同部首
    1. 㙀
    2. 㘲
    3. 堿
    4. 㙼
    5. 墌
    6. 墉
    7. 㙔
    8. 坯
    9. 㘶
    10. 㙃
    11. 塙
    12. 址
同筆畫
    1. 趌
    2. 誇
    3. 虜
    4. 雎
    5. 裭
    6. 馌
    7. 僀
    8. 靷
    9. 楐
    10. 鈶
    11. 奨
    12. 筸
初中古詩詞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明·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