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lǔ

ㄌㄨˊ

部首 虍

部外 7

总笔画 13

简体 虏

虜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865C

左上包围结构

2153152512153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hall|hlee

ypwks

ihky

21227

拼音 lǔ

注音 ㄌㄨˊ

部首 虍 部外 7总笔画 13

基本区 865C笔顺 2153152512153

通

虜 基本解释

● 虜

lǔ ㄌㄨˊ


  1. 俘獲:~獲。俘~。(①打仗時捉住敵人;②打仗時捉住的敵人)。
  2. 俘獲的人。
  3. 中國古代對北方外族的貶稱。

英语 to capture, imprison, seize; a prison

德语 gefangen nehmen, gefangennehmen [alt]

法语 capturer,piller,prisonnier,esclave

【漢典】

虜 详细解释

詳細字義


◎ 虜

虜 lǔ

動

(1) (形聲。从力,从毌( guàn),虍( hū)聲。「毌」即「貫」字,是穿錢用的繩索。這裏表示用繩索拘捕的意思。本義:俘獲)

(2) 同本義 [take prisoner;capture]

虜,獲也。——《說文》

獻民虜者操右袂。——《禮記·曲禮》。注:「軍所獲也。」

且爲所虜。——《史記·項羽本紀》

虜楚將 屈匄。——《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虜趙王。——《戰國策·燕策》

(3) 亦指虜掠、抄掠 [rob]

珠柙離丘體,珍寶見剽虜。——張載《七哀》

匈奴虜略千餘人及畜產而去。——《史記·韓長孺列傳》

又如:虜掠(虜獲掠奪);虜奪(虜掠搶奪);虜暴(殘害暴虐他人,一如奴隸);虜略(虜獲掠奪)

詞性變化

◎ 虜

虜 lǔ

名

(1) 俘虜 [captive]

乘奔逐北,斬首捕虜十餘萬。——《鹽鐵論·誅秦》

吾屬今爲之虜矣!——《史記·項羽本紀》

爲降虜手蠻夷。——《漢書·李廣蘇建傳》

爲奔亡之虜。——南朝樑· 丘遲《與陳伯之書》

乞爲囚虜。——宋· 蘇軾《教戰守》

又如:虜囚(俘虜);虜役(奴役);虜伏(如俘虜一樣降服)

(2) 奴僕 [slave]

雖臣虜之勞不苦於此矣。——《韓非子·五蠹》

又如:虜役(奴僕);虜使(役使之如奴隸)

(3) 指敵人;叛逆 [enemy;betrayer]

則直前詬虜帥失信。——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又如:虜塵(指敵寇或叛亂者的侵擾)

(4) 古時對北方外族或南方人對北方人的蔑稱 [non-Han nationalities living in the North and West in ancient times]

詬虜帥失信。——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奉西北之虜。——宋· 蘇軾《教戰守》

又如:虜人(胡人);虜民(胡族的人民); 虜廷(胡虜的朝廷); 虜使(胡虜的使臣)

常用詞組


虜獲
【漢典】

虜 國語辭典

虜ㄌㄨˇlǔ
動
  1. 捉住、擒獲。《說文解字·毌部》:「虜,獲也。」《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於是漢兵夾擊,大破虜趙軍。」

  2. 搶奪、掠取。《史記·卷一○八·韓長孺傳》:「匈奴虜略千餘人及畜產而去。」晉·張載〈七哀詩〉二首之一:「珠柙離玉體,珍寶見剽虜。」

名
  1. 爭戰中俘獲的敵人。如:「俘虜」。《詩經·大雅·常武》:「鋪敦淮濆,仍執醜虜。」

  2. 奴隸、僕人。《韓非子·說難》:「伊尹為宰,百里奚為虜。」《史記·卷八七·李斯傳》:「慈母有敗子而嚴家無格虜。」

  3. 對敵人輕蔑的稱呼。宋·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詞:「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喻世明言·卷三十九·汪信之一死救全家》:「官府只慮我北去通虜,決不疑在近地。」

虜ㄌㄨㄛˇ​luǒ
  1. (一)​之又音。

【漢典】
【申集中】【虍】 虜·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虜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虍】 虜·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唐韻】郞古切【集韻】【韻會】籠五切,𠀤音魯。虜掠也。【漢書·晉灼註】生得曰虜,斬首曰獲。

又地名。【水經注】淄水又東逕臨淄縣故城,其外郭卽晉獻公所徙臨淄城也,世謂之虜城。 【六書正譌】生得者,則以索貫而拘之,故字从毌从力。俗从男,非。

【漢典】
【卷七】【毌】

虜 《说文解字》

【卷七】【毌】
《說文解字》

獲也。从毌从力,虍聲。郎古切文三

《說文解字注》

(虜)獲也。公羊傳:爾虜焉。故凡虜囚亦曰纍臣,謂拘之以索也。於毌義相近,故从毌。从毌从力。左傳曰:武夫力而拘諸原。虍聲。郞古切。五部。

【漢典】

虜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lu˨˩˦ 日语读音 TORIKO韩语罗马 LO现代韩语 노 로

客家话 [海陆腔] lu3 lu1 [客语拼音字汇] lu3 [台湾四县腔] lu3 lu1 [梅县腔] lu1 [客英字典] lu1 [宝安腔] lu1 [东莞腔] lu3粤语 lou5

近代音 來母 魚模韻 上聲 魯小空;中古音 來母 姥韻 上聲 魯小韻 郎古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模部 ;王力系统:來母 魚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虜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虜」 發孫虜𠤳春秋晚期文物94.4 「虜」 包2.19 「虜」 說文‧毌部   「虜」 「虏」 「虜」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虜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滷(lu3)
    2. 瀂(lu3)
    3. 塷(lu3)
    4. 橹(lu3)
    5. 澛(lu3)
    6. 㢚(lu3)
    7. 卤(lu3)
    8. 㯭(lu3)
    9. 鏀(lu3)
    10. 艪(lu3)
    11. 虏(lu3)
    12. 樐(lu3)
同部首
    1. 虒
    2. 䖔
    3. 虑
    4. 虧
    5. 䖎
    6. 虐
    7. 䖑
    8. 䖉
    9. 䖓
    10. 䖊
    11. 虛
    12. 虤
同笔画
    1. 滤
    2. 䁐
    3. 馳
    4. 蜎
    5. 蛿
    6. 兡
    7. 觡
    8. 鉰
    9. 椸
    10. 㥭
    11. 龄
    12. 㜑
初中古诗词
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汉·司马迁 史记. 绛侯周勃世家《周亚夫军细柳》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