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tì

ㄊㄧˋ

部首 口

部外 14

總筆畫 17

㖒 㗣 䶍 䶑 啑 嚔 奃 𠲣 𠳍 𡄶 𪖣 𪖮 𪖰 疐 𡁲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68F

左右結構

2511245251215212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kfph

rjbo

jexi

64081

拼音 tì

注音 ㄊㄧˋ

部首 口 部外 14總筆劃 17

基本區 568F筆順 25112452512152124

通 標

嚏 基本解釋

● 嚏

tì ㄊㄧˋ


  1. 〔~噴〕鼻黏膜受到刺激而引起的一種猛烈帶聲的噴氣現象(「噴」讀輕聲)。亦稱「噴嚏」。

英語 sneeze

德語 Niesen, niesen (S)

法語 éternuer

【漢典】

嚏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嚏 tì

動

(1) 打噴嚏 [sneeze]

嚏,噴鼻也。——《玉篇》

(2) 寤言不寐,願言則嚏。——《詩·邶風·終風》

常用詞組


嚏噴
【漢典】

嚏 國語辭典

嚏ㄊㄧˋtì
  1. 參見「噴嚏 」條。

【漢典】
【丑集上】【口】 㖒·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7

↳㖒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嚏」字頭,请參考「㖒」字。)
【丑集上】【口】 㖒·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7

【集韻】同嗁。

【漢典】
【卷二】【口】

嚏 《說文解字》

【卷二】【口】
《說文解字》

悟解气也。从口疐聲。《詩》曰:“願言則嚏。”都計切

《說文解字注》

(嚔) 悟解气也。 悟解气者,欠字下云張口气悟是也。悟,覺也。解,散也。通俗文曰:張口運气謂之欠㰦。鄭注《周易》百果艸木皆甲坼曰:皆,讀爲人倦解之解。郭注方言蛤解曰:解,讀解悟聲之解。皆是許意。嚏與欠異音同義。玉裁按:許說嚏義非是,不必曲侚。嚏之見於月令、内則者各一。鄭氏終風箋曰:疐讀當爲不敢嚏咳之嚏。今俗人嚏云人道我,此古之遺語也。月令:民多鼽嚏。謂鼻塞而妨嚏。說文噴下一曰𡔷鼻,而釋嚏爲欠,直以其字从口不从鼻故耳。殊不思内則旣云不敢嚏。又云不敢欠,其爲二事憭然。素問說五气所病,腎爲欠爲嚏,亦分二事。倘云嚏卽是欠,則内則、素問皆不可通矣。故嚏解當改云歕鼻也爲安。口與鼻同時气出,此字之所以从口也。至若詩願言則疐,毛傳云:疐,跲也。釋文疐作疌,跲作劫,自是古字通叚。觀狼跋傳疐,跲也,而其疐本又作疌。可證。崔靈恩集注乃改劫爲㰦。訓以今俗人體倦則伸,志倦則㰦,音丘據反。是葢以附合許之嚏解,而不知許自解嚏,非解毛之疐也。改疐爲嚏,自鄭君始。許在鄭前,安得從鄭易毛。各本有詩曰願言則嚏六字,休寧汪氏龍以爲後人妄增者,是也。今𠛹。學者可以知毛、許於詩本無㰦說。唐石經作嚏者,乃從鄭,非從毛。 从口疐聲。 都計切。古音在十二部。《詩》曰:“願言則嚏。”都計切

【漢典】

嚏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ʰi˥˧ 日语读音 KUSAME KUSHAMI韩语罗马 CHEY现代韩语 체

客家话 [客语拼音字汇] ti4 [宝安腔] ti5 ci5粤语 tai3潮州话 ti3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嚏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嚏」 說文‧口部「嚏」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㖒
㗣
䶍
䶑
啑
嚔
奃
𠲣
𠳍
𡄶
𪖣
𪖮
𪖰
疐
𡁲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籊(ti4)
    2. 剃(ti4)
    3. 綈(ti4)
    4. 掦(ti4)
    5. 绨(ti4)
    6. 屉(ti4)
    7. 挮(ti4)
    8. 䢰(ti4)
    9. 戻(ti4)
    10. 逖(ti4)
    11. 褅(ti4)
    12. 逷(ti4)
同部首
    1. 叵
    2. 各
    3. 呩
    4. 㗲
    5. 嗈
    6. 噷
    7. 啜
    8. 呀
    9. 咾
    10. 㖨
    11. 可
    12. 呒
同筆畫
    1. 襍
    2. 濲
    3. 鵂
    4. 䱓
    5. 魎
    6. 壎
    7. 鍾
    8. 謌
    9. 䉌
    10. 䳔
    11. 𠘙
    12. 駶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