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hū

ㄏㄨ

部首 口

部外 11

總筆畫 14

呼 𠻢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611

左右結構

251215315343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khah|khtf

rypd

jimu

61049

拼音 hū

注音 ㄏㄨ

部首 口 部外 11總筆劃 14

基本區 5611筆順 25121531534312

嘑 基本解釋

● 嘑

hū ㄏㄨˉ


  1. 同「呼」,叫喊。
  2. 姓。

英語 to menace; to howl at; to bawl; (Cant.) final particle

法語 expirer,crier,appeler

【漢典】

嘑 國語辭典

嘑ㄏㄨhū
動
  1. 大聲叫喚。《新唐書·卷二○九·酷吏傳·姚紹之傳》:「囚嘑曰:『宰相有附三思者。』」同「呼 」。

嘑ㄏㄨˋhù
  1. 參見「嘑爾 」條。

【漢典】
【丑集上】【口】 嘑·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1

嘑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 嘑·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1

【唐韻】荒烏切【集韻】【正韻】荒胡切,𠀤音呼。【說文】唬也。【玉篇】大聲。【廣韻】口嘑。【周禮·春官】雞人夜嘑旦,以嘂百官。【釋文】嘑,火吳反。

又【集韻】亦姓。

又與滹同。【史記·蘇秦傳】南有嘑沱易水。【集韻】或作𠻢。

又【集韻】【正韻】𠀤荒故切,音戽。義同。

又【孟子】嘑爾而與之。【註】嘑爾,咄啐之貌。 【集韻】本作謼。或作呼。

【漢典】
【卷二】【口】

嘑 《說文解字》

【卷二】【口】
《說文解字》

唬也。从口虖聲。荒烏切

《說文解字注》

(嘑)號也。号部曰。號、嘑也。是爲轉注。雞人夜嘑旦以嘂百官。此嘑字之僅存者也。若銜枚氏嘂呼歎嗚、大雅式號式呼、以及諸書云叫呼者其字皆當作嘑。不當用外息之字。嘑或作謼。崔靈恩毛詩。式號式謼。从口。虖聲。荒烏切。五部。

【漢典】

嘑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xu˥ 日语读音 SAKEBU NAKU YOBU韩语罗马 HO

客家话 [海陆腔] fu1 [台湾四县腔] fu1 [客英字典] fu1 fu5 [宝安腔] fu1粤语 laa3潮州话 hu1 u1

近代音 中古音 曉母 模韻 平聲 呼小韻 荒烏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曉母 模部 ;王力系统:曉母 魚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嘑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嘑」 說文‧口部「嘑」
金文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呼
𠻢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唿(hu1)
    2. 昒(hu1)
    3. 匢(hu1)
    4. 糊(hu1)
    5. 戲(hu1)
    6. 戯(hu1)
    7. 烀(hu1)
    8. 乎(hu1)
    9. 忽(hu1)
    10. 䬍(hu1)
    11. 歑(hu1)
    12. 㫚(hu1)
同部首
    1. 㗩
    2. 吏
    3. 喫
    4. 唪
    5. 啇
    6. 咀
    7. 呛
    8. 唏
    9. 嚉
    10. 㖃
    11. 嚱
    12. 哻
同筆畫
    1. 覞
    2. 犓
    3. 膊
    4. 趘
    5. 𠎥
    6. 㨷
    7. 䈇
    8. 凴
    9. 蜭
    10. 蝸
    11. 嫣
    12. 㵅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