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zhé

ㄓㄜˊ

部首 口

部外 8

總筆畫 11

哲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560

上下结构

3312331225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rrkf

hlr

pdpj

72602

拼音 zhé

注音 ㄓㄜˊ

部首 口 部外 8總筆劃 11

統一碼 5560筆順 33123312251

啠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啠

zhé ㄓㄜˊ

     ◎ 古同“哲”。

© 漢典
【備考·丑集】【口】 啠·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8

啠 《康熙字典》

【備考·丑集】【口】 啠·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8

【龍龕】音哲。智也。◎按卽哲字之譌。

© 漢典
【卷二】【口】

哲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啠”字頭,請參考“哲”字:)
【卷二】【口】
『說文解字』

知也。从口折聲。悊,哲或从心。嚞,古文哲从三吉。陟列切

『說文解字注』

(哲)知也。釋言曰。哲、智也。方言曰。哲、知也。古智知通用。从口。㪿聲。按凡从折之字皆當作斤𣃔艸。各本篆文皆作手旁。用𣜩改篆也。今悉正之。陟列切。十五部。


(悊)哲或从心。韵會引說文古以此爲哲字。按心部云。悊、敬也。疑敬是本義。以爲哲是假借。


(嚞)古文哲。从三吉。或省之作喆。

© 漢典

啠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ɤ˧˥ 日语读音 SATOI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啠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哲」。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悊」 史墻盤西周中期集成10175「嚞」 說文古文「啠」
「悊」 大克鼎西周晚期集成2836「哲」 說文‧口部
「悊」 王孫遺者鐘春秋晚期集成261
金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日本
異體字
哲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㪿(zhe2)
    2. 讁(zhe2)
    3. 轍(zhe2)
    4. 嚞(zhe2)
    5. 輒(zhe2)
    6. 埑(zhe2)
    7. 謺(zhe2)
    8. 䝃(zhe2)
    9. 折(zhe2)
    10. 㭯(zhe2)
    11. 晢(zhe2)
    12. 䐲(zhe2)
同部首
    1. 哷
    2. 叻
    3. 㗢
    4. 啔
    5. 啂
    6. 噷
    7. 噸
    8. 嚍
    9. 嚂
    10. 嚙
    11. 噹
    12. 咂
同筆畫
    1. 㶿
    2. 啧
    3. 馆
    4. 䖏
    5. 㥩
    6. 康
    7. 琇
    8. 㟙
    9. 㥘
    10. 曼
    11. 釺
    12. 婘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