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qū

ㄑㄩ

部首 口

部外 5

總筆畫 8

𠳞 𠳷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47F

左右结构

251121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kfcy

rgi

jbzs

64032

拼音 qū

注音 ㄑㄩ

部首 口 部外 5總筆劃 8

統一碼 547F筆順 25112154

呿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呿

qū ㄑㄩˉ

  1. (口)張開:“公孫龍口~而不合。”
  2. 臥息。

英語 to yawn

德語 gähnen

© 漢典

呿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呿 qù

〈形〉

張口的樣子 [open mouth]。如:呿吸(張口吮食);呿呀(口大張的樣子);呿吟(張口舒氣;呼吸)

© 漢典

呿 國語辭典

呿ㄑㄩqū
動
  1. 張口、開口。《莊子·秋水》:「公孫龍口呿而不合,舌舉而不下,乃逸而走。」

© 漢典
【丑集上】【口】 呿·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5

呿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 呿·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5

【廣韻】丘伽切【集韻】去伽切,𠀤音佉。【玉篇】張口貌。【集韻】啓口謂之呿。【莊子·秋水篇】公孫龍口呿而不合。【呂氏春秋】君呿而不𠱴。

又【玉篇】丘居切【集韻】丘於切,𠀤音墟。

又【集韻】丘據切,音去。本作㰦,義𠀤同。

又【廣韻】去劫切【集韻】乞業切,𠀤音怯。【廣韻】臥聲。【集韻】臥息也。

又【集韻】又業切,音裛。口開貌。

© 漢典

呿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y˥ 日语读音 HIRAKU AKUBISURU韩语罗马 KE现代韩语 거越南语 khứa

客家话 [梅县腔] kiap7 [台湾四县腔] ki5 kiap7 [客英字典] ki1 kiap7 hi1 [海陆腔] ki5 kiap7粤语 keoi1潮州话 kia1

近代音 中古音 溪母 戈韻 平聲 佉小韻 丘伽切 三等 開口;溪母 業韻 入聲 怯小韻 去劫切 三等 開口;溪母 御韻 去聲 㰦小韻 (近)〔丘〕倨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模部 ;王力系统:溪母 魚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呿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𠳞
𠳷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鰸(qu1)
    2. 詘(qu1)
    3. 覰(qu1)
    4. 匤(qu1)
    5. 曲(qu1)
    6. 浀(qu1)
    7. 阹(qu1)
    8. 髷(qu1)
    9. 覻(qu1)
    10. 驱(qu1)
    11. 驅(qu1)
    12. 麴(qu1)
同部首
    1. 啑
    2. 嗽
    3. 㖣
    4. 㘓
    5. 哘
    6. 嗣
    7. 嗩
    8. 喇
    9. 啐
    10. 各
    11. 唼
    12. 㘇
同筆畫
    1. 祄
    2. 冽
    3. 岨
    4. 玩
    5. 宔
    6. 卖
    7. 押
    8. 帗
    9. 昙
    10. 䧄
    11. 㧟
    12. 沿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