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yǎng

áng

ㄧㄤˇ

ㄤˊ

部首 卩

部外 2

總筆畫 4

仰 𠨐 昂 𨙪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36C

左右結構

355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bh

hvsl

rhy

77720

拼音 yǎng áng

注音 ㄧㄤˇ ㄤˊ

部首 卩 部外 2總筆劃 4

基本區 536C筆順 3552

卬 基本解釋

● 卬

yǎng ㄧㄤˇ


  1. 古同“仰”,仰慕;仰仗;仰望;向上。

● 卬

áng ㄤˊ


  1. 同“昂”,擡起;揚起;高;昂揚,情緒高、氣勢盛。
  2. 代詞,表示第一人稱,我:“招招舟子,人涉~否。”
  3. 古地名。
  4. 姓氏。

英語 lofty; high; raise; high-priced

【漢典】

卬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卬 áng

〈代〉

我 [I]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詩·邶風·匏有苦葉》

詞性變化


◎ 卬 áng

〈動〉

(1) 通“昂”。擡起;擡高 [hold (one's head) high]

卬車以其轅表門。——《穀梁傳·昭公八年》範守注

萬物卬貴,過平一錢,則以平賈賣與民。——《漢書·食貨志》

(2) 激勵 [excite]

意慷慨而自卬。——司馬相如《長門賦》

其它字義


◎ 卬 yǎng

〈動〉

(1) (“仰”的古字)

(2) 向上;擡頭向上 [face upward]

卬,望欲有所庶及也。從匕,從卩,會意。——《說文》

瞻卬昊天。——《詩·大雅·雲漢》

卬引弓射。——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又如:卬望(擡頭向上看);卬首(擡頭);卬曲(俯仰,高低)

(3) 仰仗;依賴 [rely on]

上足卬則下可用也。——《荀子·議兵》

卬關而攻秦。—— 賈誼《過秦論》

又如:卬食(謂依人爲生);卬給(賴以供給)

【漢典】

卬 國語辭典

卬ㄤˊáng
動
  1. 情緒激厲。《文選·司馬相如·長門賦》:「貫歷覽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卬。」唐·李善·注:「自卬,激厲也。」

  2. 抬起。唐·柳宗元〈蝜蝂傳〉:「行遇物,輒持取,卬其首負之。」通「昂」。

  3. 物價高漲。《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下》:「萬物卬貴,過平一錢,則以平賈賣與民。」通「昂」。

代
  1. 表第一人稱,我。漢·毛亨·傳:「卬,我也。」《詩經·邶風·匏有苦葉》:「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卬ㄧㄤˇyǎng
動
  1. 仰仗。《說文解字·匕部》:「卬,望也,欲有所庶及也。」《荀子·議兵》:「上足卬則下可用也,上不卬則下不可用也。」

  2. 仰慕、仰望。《詩經·大雅·雲漢》:「瞻卬昊天,云如何里?」《楚辭·宋玉·九辯》:「卬明月而太息兮,步列星而極明。」通「仰」。

  3. 向上。《漢書·卷四九·鼂錯傳》:「雖然,兵,凶器也;戰,危事也。以大為小,以彊為弱,在俛卬之間耳。」

【漢典】
【子集下】【卩】 卬·康熙筆画:4 ·部外筆画:2

卬 《康熙字典》

【子集下】【卩】 卬·康熙筆画:4 ·部外筆画:2

【唐韻】五剛切【集韻】魚剛切【韻會】疑剛切,𠀤諤平聲。【說文】我也。【詩·邶風】卬須我友。【爾雅註】卬,猶姎也。【疏】女人稱我曰姎,由其語轉,故曰卬。

又【玉篇】卬卬,君之德也。【詩·大雅】顒顒卬卬。

又【前漢·食貨志】萬物卬貴。【註】師古曰:卬,物價起。音五剛反,亦讀曰仰。

又激厲也。【司馬相如·長門賦】貫歷覽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卬。

又【唐韻】魚兩切【集韻】語兩切【正韻】魚向切,𠀤同仰。【說文】望也。欲有所庶及也。【玉篇】待也,向也。【荀子·議兵篇】上足卬,則下可用。【註】古仰字。下託上曰仰。𠨐,俗卬字。𠨑,譌字。

【漢典】
【匕】【匕】

卬 《說文解字》

【匕】【匕】
『說文解字』

望,欲有所庶及也。从匕从卪。《詩》曰:“高山卬止。”伍岡切

『說文解字注』

(卬) 望也。 鉉無也,非。卬與仰義别,仰訓舉,卬訓望。今則仰行而卬廢,且多改卬爲仰矣。小雅車舝曰:高山卬止。箋云:卬慕。過秦論:常以十倍之地、百萬之衆,卬關而攻秦。俗本作叩、作仰,皆字誤、聲誤耳。晉語:如川然,有原,以御浦而後大。孔晁本作卬浦。牛亮反。言川仰浦而大,人仰教而成。廣雅:仰,恃也。仰亦卬之誤。大雅傳曰:顒顒卬卬,盛皃。引伸之義也。釋詁、毛傳皆曰:卬,我也。語言之叚借也。 欲有所庶及也。从匕卪。 匕同比,庶及意。庶及猶庶幾也。卪者,其欲庶及之所也。伍岡切。十部。亦讀去聲。 詩曰:高山卬止。

【漢典】

卬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ɑŋ˨˩˦; ɑŋ˧˥ 日语读音 NOZOMU NASU TAKABURU韩语罗马 ANG现代韩语 앙越南语 ngang

客家话 [海陆腔] ngong1 [梅县腔] ngong1 [台湾四县腔] ngong1 [客英字典] ngong1粤语 joeng5 ngong4

近代音 疑母 江陽韻 平聲陽 昂小空;中古音 疑母 唐韻 平聲 卬小韻 五剛切 一等 開口;疑母 養韻 上聲 仰小韻 魚兩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疑母 唐部 ;疑母 唐部 ;王力系统:疑母 陽部 ;疑母 陽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卬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卬」 說文‧匕部「卬」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仰
𠨐
昂
𨙪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懩(yang3)
    2. 礢(yang3)
    3. 䞁(yang3)
    4. 瀁(yang3)
    5. 傟(yang3)
    6. 楧(yang3)
    7. 䍩(yang3)
    8. 軮(yang3)
    9. 䒋(yang3)
    10. 駚(yang3)
    11. 柍(yang3)
    12. 眏(yang3)
    13. 䒢(ang2)
    14. 䭹(ang2)
    15. 䀚(ang2)
    16. 昻(ang2)
    17. 昂(ang2)
    18. 仰(ang2)
    19. 㭿(ang2)
    20. 岇(ang2)
    21. 䩕(ang2)
    22. 䭺(ang2)
同部首
    1. 即
    2. 卽
    3. 卪
    4. 卭
    5. 卩
    6. 㔿
    7. 卯
    8. 卶
    9. 卿
    10. 卵
    11. 卸
    12. 厀
同筆畫
    1. 幻
    2. 尐
    3. 忆
    4. 引
    5. 不
    6. 刅
    7. 㣺
    8. 厹
    9. 㓁
    10. 切
    11. 罓
    12. 耂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