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páo

ㄆㄠˊ

部首 勹

部外 9

總筆畫 11

包 瓟 鞄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30F

左右結構

1341153551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dfnn

kspru

gdzr

47212

拼音 páo

注音 ㄆㄠˊ

部首 勹 部外 9總筆劃 11

基本區 530F筆順 13411535515

通 標

匏 基本解釋

● 匏

páo ㄆㄠˊ


  1. 〔~瓜〕①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比葫蘆大,對半剖開可做水瓢。②這種植物的果實。均俗稱「瓢葫蘆」。
  2. 中國古代八音之一,如笙、竽等。

英語 gourd; musical instrument

德語 Pao (Eig, Fam)

法語 calebasse

【漢典】

匏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匏 páo

名

(1) (會意。《說文》:「從包從瓠省。包,取其可包藏物也。」按:「瓠」( hù)葫蘆。省:即省形,選取「瓠」字形體的一部分「誇」,與「包」會合成義。本義:葫蘆的一種,即匏瓜)

(2) 同本義 [gourd]

匏,瓠也。——《說文》

匏有苦葉。——《詩·邶風·匏有苦葉》

吾豈匏瓜也哉?——《論語·陽貨》

其器陶匏。——《漢書·郊祀志下》

【漢典】

匏 國語辭典

匏ㄆㄠˊpáo
名
  1. 植物名。一種葫蘆。果實圓大而扁,晒乾之後可當涉水的交通工具,從中剖開亦可做盛水的容器。

  2. 樂器名。古笙竽以匏為座,故此類樂器稱為「匏」,與金、石、土、革、絲、木、竹合稱為「八音」。南朝梁·蕭統〈文選序〉:「譬陶匏異器,並為入耳之娛。」

  3. 姓。如漢代有匏敏。

【漢典】
【子集下】【勹】 匏·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9

匏 《康熙字典》

【子集下】【勹】 匏·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9

【唐韻】薄交切【集韻】【韻會】【正韻】蒲交切,𠀤音庖。【說文】瓠也。从夸,包聲。取其可包藏物也。【詩·邶風】匏有苦葉。【註】陸佃曰:短頸大腹曰匏。【陸璣詩疏】匏葉少時可爲羹。

又可淹煮,至八月葉卽苦。【嚴粲·詩緝】匏經霜葉枯落,乾之腰以度水。【魯語】苦匏不材於人,共濟而已。

又【爾雅翼】匏在八音之一,笙十三簧,竽三十六簧,皆列管匏內,施簧管端。

又以爲飮器。【詩·大雅】酌之用匏。【禮·郊特牲】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

又【韻會】匏瓜,星名。在河鼓東。【集韻】或作瓟。

【漢典】
【卷九】【包】

匏 《說文解字》

【卷九】【包】
《說文解字》

瓠也。从包,从夸聲。包,取其可包藏物也。薄交切文三

《說文解字注》

(匏)瓠也。瓠下曰。匏也。與此爲轉注。匏判之曰蠡、曰瓢、曰?。邶風傳曰。匏謂之瓠。謂異名同實也。豳風傳曰。壺、瓠也。此謂壺卽瓠之假借字也。从包。从瓠省。瓠省舊作瓠聲。誤。韵會作从夸、包聲。亦誤。今正。从包瓠者、能包盛物之瓠也。不入瓠部者、重包也。包亦聲。薄交切。古音在三部。包、逗。取其可包藏物也。說从包之意。藏當作臧。

【漢典】

匏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ʰɑu˧˥ 日语读音 HISAGO韩语罗马 PHO现代韩语 포越南语 bầu

客家话 [梅县腔] pau2 [海陆腔] pau2 [客英字典] pau2 [宝安腔] pau2 [客语拼音字汇] pau2 po2 [台湾四县腔] pau2 [陆丰腔] pau3粤语 paau4潮州话 颇欧5(袍)

近代音 滂母 蕭豪韻 平聲陽 袍小空;中古音 並母 肴韻 平聲 庖小韻 薄交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並母 蕭部 ;王力系统:並母 幽部 ;

吴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匏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匏」 說文‧包部「匏」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包
瓟
鞄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袌(pao2)
    2. 袍(pao2)
    3. 狍(pao2)
    4. 䩝(pao2)
    5. 烰(pao2)
    6. 㚿(pao2)
    7. 䠙(pao2)
    8. 跁(pao2)
    9. 褜(pao2)
    10. 䛌(pao2)
    11. 軳(pao2)
    12. 跑(pao2)
同部首
    1. 匋
    2. 勺
    3. 匎
    4. 匊
    5. 勽
    6. 匑
    7. 匁
    8. 包
    9. 匐
    10. 匔
    11. 勿
    12. 匍
同筆畫
    1. 裉
    2. 崜
    3. 桹
    4. 㖬
    5. 國
    6. 累
    7. 谎
    8. 惜
    9. 敒
    10. 隆
    11. 莿
    12. 笠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