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bào

ㄅㄠˋ

部首 勹

部外 2

總筆畫 4

抱 菢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2FD

右上包围结构

3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wi

po

ryod

27820

拼音 bào

注音 ㄅㄠˋ

部首 勹 部外 2總筆劃 4

統一碼 52FD筆順 3534

勽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勽

bào ㄅㄠˋ

  1. 古同“抱”。
  2. 古同“菢”。

英語 to incubate; to brood; to hatch

© 漢典
【子集下】【勹】 勽·康熙筆画:4 ·部外筆画:2

勽 《康熙字典》

【子集下】【勹】 勽·康熙筆画:4 ·部外筆画:2

【唐韻】【集韻】𠀤武粉切,音刎。覆也。

又【集韻】薄皓切,音抱。義同。【韻會】菢或作勽,亦作抱。

又【集韻】皮敎切,音泡。鳥伏卵。

© 漢典
【卷九】【勹】

勽 《说文解字》

【卷九】【勹】
『說文解字』

覆也。从勹覆人。薄皓切

『說文解字注』

(勽)覆也。此當爲抱子、抱孫之正字。今俗作抱、乃或捊字也。衣部之袌、則訓裏也。从勹人。薄晧切。廣韵薄報切。古音在三部。

© 漢典

勽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ɑu˥˧ 日语读音 TSUTSUMU韩语罗马 MWUN

客家话 [客英字典] pau5 [台湾四县腔] wut7 pau5 [海陆腔] wut7 pau6粤语 bou6潮州话 pau6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勽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勽」 說文‧勹部「勽」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異體字
抱
菢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曝(bao4)
    2. 曓(bao4)
    3. 鮑(bao4)
    4. 犳(bao4)
    5. 趵(bao4)
    6. 㫧(bao4)
    7. 菢(bao4)
    8. 㲒(bao4)
    9. 报(bao4)
    10. 蚫(bao4)
    11. 怉(bao4)
    12. 䤖(bao4)
同部首
    1. 㔨
    2. 匈
    3. 勼
    4. 㔩
    5. 匇
    6. 匊
    7. 勿
    8. 勻
    9. 匄
    10. 匃
    11. 包
    12. 㔪
同筆畫
    1. 尤
    2. 円
    3. 屲
    4. 戈
    5. 仌
    6. 牛
    7. 卅
    8. 尹
    9. 內
    10. 厸
    11. 卝
    12. 仄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