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pōu

ㄆㄡ

部首 刀

部外 8

總筆畫 10

㪗 𠝒 𠞌 刯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256

左右結構

414312512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ukjh

yrln

sujk

02600

拼音 pōu

注音 ㄆㄡ

部首 刀 部外 8總筆劃 10

基本區 5256筆順 4143125122

常 通 標

剖 基本解釋

● 剖

pōu ㄆㄡˉ


  1. 破開:~開。解~。~面。~腹。
  2. 分析,分辯:~白。~解。~析。

英語 split in two, slice; dissect

德語 schneiden, kürzen (V)

法語 couper,ouvrir,analyser

【漢典】

剖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剖 pōu

〈動〉

(1) (形聲。从刀,咅( pǒu)聲。本義:破開,中分)

(2) 同本義 [cut open;split open]

剖,判也。——《說文》

剖,分也。——《廣雅》

剖傴之背。——《戰國策·宋策》。注:「劈也。」

比干剖。——《莊子·胠篋》。釋文:「謂割心也。」

剖刑而莫邪已。——《荀子·彊國》

剖冰濟水,不憚艱難。——《吳子·料敵》

我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與女剖分而食之。——《左傳·襄公十四年》

予貿得其一,剖之,如有煙撲口鼻。——明· 劉基《賣柑者言》

又如:剖心(破開胸腹以割心;開布誠心,竭誠相見);剖判(分割,破開;辨析);剖列(分列);剖割(分割);剖肝瀝膽(比喻以赤誠之心相待)

(3) 分辨;分析 [analyze]

通人暗於好惡兮,豈昏惑而能剖?——張衡《思玄賦》

又如:剖玄(解說深奧的道理);剖決(判決,斷事);剖斷(分析決斷);剖白(分析表白);剖豁(解釋);剖決機宜(適時、準確地分析決策);剖明(辨明)

常用詞組


剖白剖辨剖斷剖分剖腹藏珠剖腹產剖解剖決剖露剖面剖面圖剖明剖屍剖視剖視圖剖釋剖析剖心
【漢典】

剖 國語辭典

剖ㄆㄡˇpǒu
動
  1. 中分、從中間分開。《漢書·卷一·高帝紀下》:「甲申,始剖符封功,臣曹參等為通侯。」

  2. 破開。如:「剖腹」、「解剖」。《莊子·盜跖》:「子胥沉江,比干剖心。」

  3. 分析、辨明。如:「剖析」、「剖白」。《文選·張衡·思玄賦》:「通人闇於好惡兮,豈昏惑而能剖?」唐·李善·注:「剖,分明也。」

  4. 研磨、治理。《楚辭·東方朔·七諫·謬諫》:「和抱璞而泣血兮,安得良工而剖之。」

剖ㄆㄡ​pōu
  1. (一)​之又音。

【漢典】
【子集下】【刀】 剖·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8

剖 《康熙字典》

【子集下】【刀】 剖·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8

〔古文〕𠞌【唐韻】【集韻】【韻會】普后切【正韻】普厚切,𠀤音掊。【說文】判也。从刀,咅聲。【蒼頡篇】拆也。【玉篇】判也。中分爲剖。【廣韻】破也。【前漢·高帝紀】剖符封功臣。【左思·吳都賦】剖巨蚌於回淵。

又【唐韻】方武切【集韻】斐父切,𠀤音撫。義同。

 

【漢典】
【卷四】【刀】

剖 《說文解字》

【卷四】【刀】
《說文解字》

判也。从刀咅聲。浦后切

《說文解字注》

(剖)判也。史記曰:騶衍稱引天地剖判以來。从刀㕻聲。浦后切。四部。

【漢典】

剖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ʰou˥ 唐代读音 pǒu日语读音 WARU韩语罗马 PWU现代韩语 부越南语 bo

客家话 [东莞腔] feu3 [客英字典] piau3 peu1 [海陆腔] peu3 piau3 po5 [梅县腔] piau3 peu3 [宝安腔] piau3 piu3 [客语拼音字汇] peu3 piau3 piau3 [台湾四县腔] peu3 piau3 po5粤语 fau2 pau2潮州话 pou2 (phóu)

近代音 滂母 蕭豪韻 上聲 剖小空;滂母 尤侯韻 上聲 剖小空;中古音 敷母 麌韻 上聲 撫小韻 芳武切 三等 合口;滂母 厚韻 上聲 剖小韻 普后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滂母 咍部 ;王力系统:滂母 之部 ;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剖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剖」 說文‧刀部「剖」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㪗
𠝒
𠞌
刯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抙(pou1)
    2. 捊(pou1)
    3. 娝(pou1)
同部首
    1. 劂
    2. 判
    3. 𠚿
    4. 制
    5. 则
    6. 㔂
    7. 㓺
    8. 剴
    9. 刨
    10. 刪
    11. 㓻
    12. 㔆
同筆畫
    1. 逐
    2. 峪
    3. 耿
    4. 䍗
    5. 㝗
    6. 蚘
    7. 倣
    8. 桘
    9. 涢
    10. 悇
    11. 娢
    12. 粋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