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判若兩人

拼音 pàn ruò liǎng rén

注音 ㄆㄢˋ ㄖㄨㄛˋ ㄌㄧㄤˇ ㄖㄣˊ

判若兩人 詞語解釋

解釋

◎ 判若兩人 pànruòliǎngrén

[feel a different person;be no longer one's old self;be different as if he were not the same person] 形容前後明顯不同,好像是兩個人一樣

-----------------
國語辭典
判若兩人pàn ruò liǎng rén ㄆㄢˋ ㄖㄨㄛˋ ㄌㄧㄤˇ ㄖㄣˊ
  1. 形容一個人的行為態度,前後截然不同。《文明小史.第五回》:「須曉得柳知府於這交涉上頭,本是何等通融,何等遷就,何以如今判若兩人?」

英語 to be a different person, not to be one's usual self

德語 unterschiedlich wie Tag und Nacht

法語 être une personne différente, ne pas être soi-même

© 漢典

判若兩人 成語解釋

【解釋】形容某人前後的言行明顯不一致,像兩個人一樣。

【出處】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五回:“須曉得柳知府於這交涉上頭,本是何等通融、何等遷就;何以如今判若兩人?”

【示例】他與另三人作一獻上之報告,毀左翼惟恐不至,和先前之激昂慷慨~。(《魯迅書信集·致鄭振鐸》)

【近義詞】判若鴻溝、迥然不同

【反義詞】一如既往、半斤八兩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形容在不同場合的表現不同

© 漢典

判若兩人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判若兩人

  • 判若兩人,讀音:pàn ruò liǎng rén,漢語成語,釋義: 形容某人前後的言行明顯不一致,像兩個人一樣。出處:清·李佳寶《文明小史》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拚死吃河豚
      2. 盼盼茶茶
      3. 泮芹
      4. 盼顧
      5. 頖國
      6. 拚鬥
      7. 鍖銋
      8. 皇仁
      9. 冠道履仁
      10. 薏苡仁
      11. 為富不仁
      12. 杏仁
    相關詞語
      1. 判罪
      2. 判釋
      3. 判奐
      4. 判官筆
      5. 判書
      6. 判案
      7. 入關談判
      8. 部判
      9. 連判
      10. 區判
      11. 火判
      12. 宮判
      13. 人多勢眾
      14. 人壽年豐
      15. 人匠
      16. 人紀
      17. 人證
      18. 人名詩
      19. 證婚人
      20. 蘆中人
      21. 謀及婦人
      22. 怨天尤人
      23. 罾人
      24. 屁鳥人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