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chù

chǔ

ㄔㄨˋ

ㄔㄨˇ

部首 几

部外 3

總筆畫 5

處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1E6

左下包圍結構

3543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tmv|twv

hehn

rsqd

27401

拼音 chù chǔ

注音 ㄔㄨˋ ㄔㄨˇ

部首 几 部外 3總筆劃 5

基本區 51E6筆順 35435

処 基本解釋

● 処


  1. 同「處」。《説文•几部》:「処,止也。處,処或从虍聲。」

英語 place, locale; department

【漢典】
【子集下】【几】 処·康熙筆画:5 ·部外筆画:3

処 《康熙字典》

【子集下】【几】 処·康熙筆画:5 ·部外筆画:3

【唐韻】昌與切【集韻】【韻會】敞呂切,𠀤音杵。【說文】処,止也。从夊,得几而止。【玉篇】與處同。

【漢典】
【卷十四】【几】

処 《說文解字》

【卷十四】【几】
《說文解字》

止也。得几而止。从几从夂。處,処或从虍聲。昌與切文四 重二

《說文解字注》

(処)止也。人遇几而止,引申之爲凡凥処之字,俗分别其上去。从夊几。夊讀若黹,從後致也。人㒳脛後有致之者,至乎几而止,故字从夊几。昌與切。五部。夊得几而止也。此釋會意之恉。以上八字與舊本不同,今更正如此。又以上三篆皆會意,而不入人部尸部夊部者,重几也。


(處)處或从虍聲。今或體獨行,轉謂処俗字。

【漢典】

処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ʰu˥˧; tʂʰu˨˩˦ 日语读音 ORU TOKORO韩语罗马 CHE

粤语 cyu2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処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楷書 楷書 楷書
  「處」 史墻盤西周中期集成10175 「凥」 包2.3 「處」 睡.日甲50背 「凥」 說文‧几部     「処」
  「處」 𤼈鐘西周中期集成252 「凥」 包2.7 「處」 睡.法125 「処」 說文‧几部      
  「處」 曶鼎西周中期集成2838 「凥」 包2.32   「處」 說文或體      
金文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處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菆(chu4)
    2. 欪(chu4)
    3. 嘼(chu4)
    4. 儊(chu4)
    5. 㙇(chu4)
    6. 傗(chu4)
    7. 䧁(chu4)
    8. 埱(chu4)
    9. 竐(chu4)
    10. 矗(chu4)
    11. 处(chu4)
    12. 鄐(chu4)
    13. 楮(chu3)
    14. 椘(chu3)
    15. 處(chu3)
    16. 濋(chu3)
    17. 禇(chu3)
    18. 褚(chu3)
    19. 檚(chu3)
    20. 璴(chu3)
    21. 礎(chu3)
    22. 䖏(chu3)
    23. 䙘(chu3)
    24. 杵(chu3)
同部首
    1. 𠙊
    2. 凣
    3. 𠙄
    4. 𠙳
    5. 𠘩
    6. 𠘷
    7. 𠙏
    8. 凪
    9. 𠙓
    10. 凩
    11. 𠙃
    12. 凤
同筆畫
    1. 夘
    2. 払
    3. 𠂡
    4. 边
    5. 冭
    6. 犮
    7. 圥
    8. 邙
    9. 刊
    10. 𠘴
    11. 史
    12. 玍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