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湊
動
(1) (形聲。從水,奏聲。本義:水流會合)
(2) 同本義 [converge]
湊,水會也,聚也。——《廣韻》
湊,水上人所會也。——《 說文》。
順波湊而下降。——《楚辭·九嘆·逢紛》。注:「聚也。」
(3) 聚集 [gather together]
趨舍相湊。——《淮南子·原道》。注:「所合也。」
則人物歸之,繈至而輻湊。——《史記·貨殖列傳》
又如:湊隊(集合在一起);湊聚(集合,聚集);湊泊(凝聚,結合);湊會(聚集,會合)
(4) 奔向;趨 [hurry to]
衰世湊學。——《淮南子·精神》。注:「趨也。」
又如:湊亟(急切);湊手不及(事情來得太快,出人意料,來不及應付)
(5) 挨近;靠攏 [move close to]。
如:湊口饅頭(快到嘴的饅頭);湊密(稠密)
(6) 碰;趁 [happen to]。
如:湊鬥(湊巧);湊手(得手);湊四合六(十分巧合);湊付(應付;將就)
(7) 拼湊成 [make up]。
如:湊數
常用詞組
凑 國語辭典
-
「湊 」的異體字。
【唐韻】倉奏切【集韻】【韻會】【正韻】千𠋫切,
𠀤音輳。【說文】水上人所會也。一曰聚也。【汲冢周書】周公將致政,乃作大邑成周于中土,以爲天下之大湊。
又【玉篇】競進也。【戰國策】士爭湊燕。
又湊理也。與腠通。【文心雕龍·養氣篇】湊理無滯。
又題湊,棺外累木也。【史記·滑稽傳】楩楓橡樟爲題湊。
又【韻補】叶子與切,音咀。【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浮柱岹嵽以星懸,漂嶢𡸣而枝柱。飛梁偃蹇以虹指,揭蘧蘧而騰湊。
又叶遵遇切,疽去聲。【班固·東都賦】僻界西戎,險阻四塞。脩其防禦,孰與處乎土中,平侇洞達,萬方輻湊。 通作輳。古通奏。
凑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sʰou˥˧ 日语读音 MINATO ATSUMARU韩语罗马 CWU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ceu5 [客英字典] ceu5 [东莞腔] ceu5 [梅县腔] ceu5 [宝安腔] ciu5 [海陆腔] ceu5粤语 cau3潮州话 cou3 (tshò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