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zǎn

ㄗㄢˇ

部首 人

部外 19

總筆畫 21

儧 攅 攢 櫕 欑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139

左右結構

32312135312135251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wtfm

ohuc

nmrl

24286

拼音 zǎn

注音 ㄗㄢˇ

部首 人 部外 19總筆劃 21

基本區 5139筆順 323121353121352511134

儹 基本解釋

● 儹

zǎn ㄗㄢˇ


  1. 匯聚;積聚。《説文•人部》:「儹,最〔冣〕也。」《廣韻•緩韻》:「儹,聚也。」
  2. 聚而計事。《集韻•緩韻》:「儹,聚而計事曰最。」
  3. 通「趲」。加快,趕快。宋王明清《揮塵後録》卷一:「一行儀衛,並令儹行,不得壅閼。」

英語 to accumulate, to hoard, to store up

法語 accumuler,amasser,stocker

【漢典】

儹 國語辭典

儹ㄗㄢˇzǎn
動
  1. 聚集、積蓄。漢·揚雄〈覈靈賦〉:「文王之始起,浸仁漸義,會賢儹智。」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一折》:「儹得黃金盛,重將寶劍磨。」

【漢典】
【子集中】【人】 儹·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9

儹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 儹·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9

【正字通】儧本字。

【漢典】
【卷八】【人】

儹 《說文解字》

【卷八】【人】
《說文解字》

最也。从人贊聲。作管切

《說文解字注》

(儹)冣也。冣,才句切,各本誤作最,今正。廣韵曰:儹,聚也。冣聚古通用。木部欑、竹部籫,義皆相近。李善引楊雄覈靈賦曰:文王之始起,浸仁漸義,會賢儹智。儹音攢。从人贊聲。作管切。十四部。

【漢典】

儹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sĄn˨˩˦ 日语读音 ATSUMERU ATSUMARU韩语罗马 CHAN现代韩语 찬

客家话 [海陆腔] zan5 [梅县腔] zan3 [台湾四县腔] zan5 [客英字典] zan3粤语 zaan2 zyun2

近代音 中古音 上古音 黄侃系统:精母 寒部 ;王力系统:精母 元部 ;

官话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儹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儹」 說文‧人部       「儹」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儧
攅
攢
櫕
欑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揝(zan3)
    2. 䍝(zan3)
    3. 儧(zan3)
    4. 䥄(zan3)
    5. 㤰(zan3)
    6. 䙉(zan3)
    7. 䭕(zan3)
    8. 撍(zan3)
    9. 㳨(zan3)
    10. 寁(zan3)
    11. 桚(zan3)
    12. 攅(zan3)
同部首
    1. 借
    2. 仵
    3. 付
    4. 𠋈
    5. 𠐍
    6. 侣
    7. 侾
    8. 㑢
    9. 偹
    10. 倏
    11. 𠌨
    12. 㐽
同筆畫
    1. 顤
    2. 齨
    3. 籑
    4. 趯
    5. 䪤
    6. 鷇
    7. 蠫
    8. 欄
    9. 蘬
    10. 瓘
    11. 䎱
    12. 䍥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