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jǐng

ㄐㄧㄥˇ

部首 人

部外 13

總筆畫 15

憼 擏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106

左右结构

32122352513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waqt

otrk

nejm

28240

拼音 jǐng

注音 ㄐㄧㄥˇ

部首 人 部外 12總筆劃 14

統一碼 5106筆順 32122352513134

標

儆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儆

jǐng ㄐㄧㄥˇ

  1. 使人警醒,不犯過錯:~戒。~省(xǐng )(使人覺悟、反省)。懲一~百。以~效尤。
  2. 古同“警”,警報。

英語 warn; warning

德語 warnen

法語 avertir,prendre garde,exciter,inquiéter

© 漢典

儆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儆 jǐng

〈動〉

(1) (形聲。從人,敬聲。本義:警戒,戒備)

(2) 同本義 [guard;warn;outpost]

儆,戒也。——《說文》

儆,備也。——《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注

使府人庫人各儆其事。——《左傳·昭公十八年》

令司官、巷伯儆宮。——《左傳·襄公九年》

(3) 又如:儆悟(儆醒。儆戒,醒悟);儆守(戒備防守);儆懼(戒懼;警惕和畏懼);儆懍(戒懼);儆戢(戒懼而有所收斂);儆儆(不安的樣子);儆動(戒懼不安);儆畏(警惕和畏懼;戒懼)

(4) 告誡;警告 [warn]

夜儆百工。——《國語·魯語》

乃儆公仲之行。——《戰國策·韓策》

所以儆人臣也。——《孔子家語·五儀》

在軍,無日不討軍實而申儆之。——《左傳·宣公十二年》

宜殺一儆百。——龔自珍《送欽差大臣侯官林公序》

詞性變化

◎ 儆 jǐng

〈名〉

(1) 警報,緊急情況 [alarm]

若今時儆蹕。——《周禮·夏官·隸僕》

(2) 又如:儆急(緊急[事件],一般指軍情)

常用詞組


儆戒儆省
© 漢典

儆 國語辭典

儆ㄐㄧㄥˇjǐng
動
  1. 戒備。如:「儆備」。唐·劉禹錫〈儆舟〉:「困而後儆,斯弗及已。」通「警」。

  2. 警告、懲戒。如:「殺一儆百」、「殺雞儆猴」。《孔子家語·卷一·五儀解》:「故天災地妖所以儆人主也。」通「警」。

© 漢典
【子集中】【人】 儆·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3

儆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 儆·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3

【韻會】舉影切,音景。戒也。【書·大禹謨】儆戒無虞。【春秋·宣十二年】在軍,無日不討,軍實而申儆之。亦與警通。

又【廣韻】渠敬切【集韻】【韻會】渠映切,𠀤音競。義同。

© 漢典
【卷八】【人】

儆 《说文解字》

【卷八】【人】
『說文解字』

戒也。从人敬聲。《春秋傳》曰:“儆宮。”居影切

『說文解字注』

(儆)戒也。與警音義同。孟子引書。洚水儆予。用儆字。左傳、國語亦用儆。毛詩。徒御不警。周禮。警戒羣吏。皆用警。鄭注周禮曰。警、勅戒之言也。韋注國語曰。儆、戒也。从人。敬聲。居影切。十一部。春秋傳曰儆宫。左傳襄公九年。令司宮巷伯儆宫。

© 漢典

儆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iŋ˨˩˦ 日语读音 IMASHIMERU韩语罗马 KYENG现代韩语 경

客家话 [梅县腔] gin3 [海陆腔] gin3 [客语拼音字汇] gin3 [宝安腔] gin3 [客英字典] gin3 [台湾四县腔] gin3粤语 ging2潮州话 哥英6(警)

近代音 見母 庚青韻 上聲 景小空;中古音 群母 映韻 去聲 競小韻 渠敬切 三等 開口;見母 梗韻 上聲 警小韻 居影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青部 ;王力系统:見母 耕部 ;

官话 吴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儆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敬」 中山侯鉞戰國晚期集成11758「儆」 說文‧人部「儆」
「憼」 中山王昔壺戰國晚期集成9735
金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韩国
異體字
憼
擏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䜘(jing3)
    2. 景(jing3)
    3. 璟(jing3)
    4. 璥(jing3)
    5. 璄(jing3)
    6. 澋(jing3)
    7. 頚(jing3)
    8. 刭(jing3)
    9. 暻(jing3)
    10. 警(jing3)
    11. 丼(jing3)
    12. 穽(jing3)
同部首
    1. 俌
    2. 𠇣
    3. 𠆬
    4. 仱
    5. 𠇷
    6. 倷
    7. 𠍰
    8. 𠌴
    9. 伈
    10. 𠈊
    11. 儫
    12. 㐹
同筆畫
    1. 㥲
    2. 榢
    3. 隤
    4. 磆
    5. 𠚚
    6. 䐝
    7. 蔪
    8. 僘
    9. 僳
    10. 㓗
    11. 槡
    12. 箉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