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zhài

ㄓㄞˋ

部首 人

部外 11

總筆畫 13

簡體 债

债 責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0B5

左右结构

321121251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wgmy

oqmc

nclo

25286

拼音 zhài

注音 ㄓㄞˋ

部首 人 部外 11總筆劃 13

統一碼 50B5筆順 3211212511134

通

債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債

zhài ㄓㄞˋ

     ◎ 欠負的錢財:借~。欠~。還~。公~。外~。內~。~戶。~主。~權。~券。~臺高築。

英語 debt, loan, liabilities

德語 Schuld, Verpflichtung (S)​,schulden (V)

法語 dette

© 漢典

債 國語辭典

債ㄓㄞˋzhài
名
  1. 積欠他人的錢財。如:「還債」、「欠債」、「公債」。

  2. 泛指有所虧欠而待償還的恩惠、仇恨等。如:「人情債」、「感情債」、「血債」。

© 漢典
【子集中】【人】 債·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11

債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 債·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11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側賣切,齋去聲。【說文】負也。今俗負財曰債。【前漢·鼂錯傳】賣田宅,鬻子孫,以償債。【谷永傳】爲人起債分利受謝。

又通作責。【周禮·天官·小宰】八成經邦治,四曰聽稱責。【戰國策】馮諼爲孟嘗君收責於薛。【史記】作收債。【前漢·高帝紀】歲竟,兩家常折券棄責。讀如債。

© 漢典
【卷八】【人】

債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債”字頭,請參考“債”字:)
【卷八】【人】
『說文解字』

債負也。从人責,責亦聲。側賣切

© 漢典

債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Ąi˥˧ 唐代读音 jrɛi日语读音 KARI韩语罗马 CHAY现代韩语 채越南语 trái

客家话 [梅县腔] zai5 [台湾四县腔] zai5 [客英字典] zai5 [宝安腔] zai5 [海陆腔] zai5 [客语拼音字汇] zai4 [沙头角腔] zai5 [东莞腔] zai5 [陆丰腔] zit7粤语 zaai3潮州话 zê3

近代音 照母 皆來韻 去聲 寨小空;中古音 照莊母 麥韻 入聲 責小韻 側革切 二等 開口;照莊母 卦韻 去聲 債小韻 側賣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精母 錫部 ;王力系统:莊母 錫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債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債」 說文‧人部「債」「债」 「債」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债
責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寨(zhai4)
    2. 䓱(zhai4)
    3. 砦(zhai4)
    4. 責(zhai4)
    5. 责(zhai4)
    6. 祭(zhai4)
    7. 㩟(zhai4)
    8. 瘵(zhai4)
    9. 债(zhai4)
同部首
    1. 侕
    2. 𠈐
    3. 佁
    4. 儾
    5. 𠎻
    6. 㒕
    7. 働
    8. 𠋫
    9. 份
    10. 𠏖
    11. 儩
    12. 𠈤
同筆畫
    1. 碌
    2. 赨
    3. 搬
    4. 滪
    5. 睔
    6. 徭
    7. 䟱
    8. 𠘂
    9. 瑵
    10. 𠅹
    11. 嫓
    12. 綀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