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fǎ

ㄈㄚˇ

部首 人

部外 6

總筆畫 8

法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4F71

上下結構

34112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wfhf

ommm

odbi

80101

拼音 fǎ

注音 ㄈㄚˇ

部首 人 部外 6總筆劃 8

基本區 4F71筆順 34112121

佱 基本解釋

● 佱

fǎ ㄈㄚˇ


  1. 同「法」。《玉篇·人部》:「佱,古文法。」
【漢典】
【子集中】【人】 佱·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6

佱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 佱·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6

【玉篇】古文法字。註詳水部五畫。

【漢典】
【卷十】【𢊁】

↳灋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佱」字頭,请參考「灋」字:)
【卷十】【𢊁】
《說文解字》

𠛬也。平之如水,从水;𢊁,所以觸不直者;去之,从去。法,今文省。佱,古文。方乏切文四 重二

《說文解字注》

(灋)㓝也。㓝者,罰辠也。易曰:利用㓝人,以正法也。引伸爲凡模笵之偁。木部曰:模者,法也。竹部曰:笵者,法也。土部曰:𡌒者,鑄器之法也。平之如水。从水。説从水之意。張釋之曰:廷尉,天下之平也。𢊁所㠯觸不直者去之。从𢊁去。下𢊁字今依韵會補。此説从𢊁去之意。法之正人,如𢊁之去惡也。方乏切。八部。

(法)今文省。許書無言今文者,此葢隸省之字,許書本無,或增之也。如艸部本有㪿無折。

(佱)古文。

【漢典】

佱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fɑ˨˩˦ 日语读音 NORI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佱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法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峜(fa3)
    2. 䂲(fa3)
    3. 鍅(fa3)
    4. 㳒(fa3)
    5. 砝(fa3)
    6. 灋(fa3)
    7. 法(fa3)
同部首
    1. 俐
    2. 𠆺
    3. 𠎗
    4. 㑊
    5. 𠎱
    6. 侔
    7. 価
    8. 倴
    9. 𠑇
    10. 侣
    11. 㒀
    12. 𠌀
同筆畫
    1. 怫
    2. 坳
    3. 𠁩
    4. 㚷
    5. 㔬
    6. 㰟
    7. 咉
    8. 籶
    9. 䄭
    10. 枙
    11. 㚶
    12. 㭊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