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kàng

ㄎㄤˋ

部首 人

部外 4

總筆畫 6

抗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4F09

左右结构

32413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wymn|wywn

oyhn

nsqd

20217

拼音 kàng

注音 ㄎㄤˋ

部首 人 部外 4總筆劃 6

統一碼 4F09筆順 324135

通 標

伉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伉

kàng ㄎㄤˋ

  1. 對等、相稱:~儷(指配偶、夫婦)。~禮。
  2. 正直、剛直:~直。~行(xíng )(高尚的行爲)。
  3. 古同“抗”,對等。
  4. 古同“閌”,高大。
  5. 驕縱,傲慢:“太子輕而庶子~”。~厲(高傲,凌厲)。
  6. 強健:~健。
  7. 姓。

英語 compare, match; pair; spouse

德語 Ehefrau (S)​,Gemahl (S)

法語 couple,lutter,haut

© 漢典

伉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伉 kàng

〈動〉

(1) (形聲。從人,亢聲。本義:匹敵,相當)

(2) 同本義 [match]

天下莫之能伉。——《戰國策·秦策一》

已不能庇其伉儷。——《左傳·成公十一年》。注:“敵也。”

棄其伉儷妃嬪。——《國語·周語》。注:“對也。”

可與乎比伉。——《後漢書·張衡傳》。注:“偶也。”

(3) 又如:伉合(匹敵相等而配合)

(4) 對敵,抵擋 [resist;withstand]

養及親者,身伉其難。——《呂氏春秋·士節》

(5) 又如:伉禮(彼此以平等的禮節相對待。同“抗禮”);伉衡(勢均力敵,不相上下。同“抗衡”)

詞性變化

◎ 伉 kàng

〈形〉

(1) 高大,高尚 [tall and big;noble;lofty]

乃立皋門,皋門有伉。——《詩·大雅·緜》

(2) 又如:伉行(行爲高潔;高潔的品德)

(3) 剛直 [firm]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4) 又如:伉健(剛強健壯);伉俠(剛直仗義);伉直(剛強正直)

(5) 強健 [strong]

先郡國吏三百石,伉健習騎射者皆從軍。——《漢書·宣帝紀》

(6) 又如:伉王(英明勇健的君王);伉壯(健壯)

(7) 驕傲 [arrogant;conceited]

太子輕而庶子伉。——《韓非子·亡徵》

(8) 又如:伉厲(高傲嚴厲)

常用詞組


伉儷
© 漢典

伉 國語辭典

伉ㄎㄤˋkàng
名
  1. 配偶。參見「伉儷 」條。

  2. 姓。如漢代有伉喜。

動
  1. 對等、匹敵。《戰國策·秦策一》:「橫歷天下,廷說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與之伉。」通「抗」。

  2. 抵擋。《呂氏春秋·季冬紀·士節》:「養及親者,身伉其難。」通「抗」。

形
  1. 高、高大。《詩經·大雅·綿》:「皋門有伉。」漢·毛亨·傳:「伉,高貌。」通「亢」。

  2. 強壯。《漢書·卷八·宣帝紀》:「選郡國吏三百石伉健習騎射者,皆從軍。」唐·顏師古·注:「伉,強也。」

  3. 剛直。漢·揚雄《法言·吾子》:「事勝辭則伉,辭勝事則賦。」

© 漢典
【子集中】【人】 伉·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4

伉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 伉·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4

【唐韻】苦浪切【集韻】【韻會】口浪切,𠀤康去聲。伉儷,配耦也,敵也。【左傳·成十一年】已不能庇其伉儷。【疏】伉儷者,言是相敵之匹耦。

又與抗同。【莊子·漁父篇】萬乗之主,千乗之君,夫子未嘗不分庭伉禮。

又【淮南子·齊俗訓】伉行以違俗。

又直也。【揚子·法言】事勝辭則伉。

又姓。

又【集韻】【韻會】𠀤居郞切,音剛。正直貌。

又叶苦郞切,音康。【詩·大雅】臯門有伉。與閌同。【傳】高貌。【蔡邕·釋誨】九河盈溢,非一𠙽所防。帶甲百萬,非一勇所伉。 【戴侗曰】高亢之亢當作亢。與亢龍之亢同。亢字原刻从凡不从几作。

© 漢典
【卷八】【人】

伉 《说文解字》

【卷八】【人】
『說文解字』

人名。从人亢聲。《論語》有陳伉。苦浪切

『說文解字注』

(伉)人名。非例也。左傳。施氏婦曰。不能庇其伉儷。杜注曰。伉、敵也。儷、偶也。从人。亢聲。苦浪切。十部。論語有陳伉。按論語作陳亢。字子禽。與爾雅亢、鳥嚨故訓相合。作陳伉似非也。然古今人表陳亢陳子禽爲二人。

© 漢典

伉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kʰɑŋ˥˧ 日语读音 TAGUI NARABU韩语罗马 HANG现代韩语 항

客家话 [梅县腔] kong5 [海陆腔] kong5 [客英字典] kong5 [台湾四县腔] kong5 [客语拼音字汇] kong4 [宝安腔] kong5粤语 kong3

近代音 中古音 溪母 宕韻 去聲 抗小韻 苦浪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唐部 ;王力系统:溪母 陽部 ;

吴语 赣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伉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伉」 說文‧人部「伉」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抗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䲘(kang4)
    2. 炕(kang4)
    3. 犺(kang4)
    4. 钪(kang4)
    5. 匟(kang4)
    6. 亢(kang4)
    7. 鈧(kang4)
    8. 閌(kang4)
    9. 邟(kang4)
    10. 囥(kang4)
    11. 抗(kang4)
    12. 闶(kang4)
同部首
    1. 𠋿
    2. 𠊑
    3. 侰
    4. 傍
    5. 𠆶
    6. 㑙
    7. 㑠
    8. 价
    9. 𠍤
    10. 佻
    11. 𠏋
    12. 𠍧
同筆畫
    1. 彶
    2. 𠆵
    3. 𠚼
    4. 圬
    5. 尽
    6. 汏
    7. 刏
    8. 阱
    9. 𠚺
    10. 伛
    11. 邦
    12. 𠚹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