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邑,丰声。古文从之、从田,会意。与封字从之、从土同意。本义:古代诸侯的封国、国家)
(2) 同本义 [state]
邦,国也。——《说文》。段注:“邦之言封也。古邦封通用。书序云:‘邦康叔,邦诸侯。'论语云:‘在邦域之中'。皆封字也。”
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周礼·天官·大宰》
以佐王治邦国。——《周礼·天官·大宰》。注:“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按,散文邦国亦通。
利用为依迁邦。——《易·益》
协和万邦。——《书·尧典》
以畜万邦。——《诗·小雅·节南山》
后非众罔与守邦。——《国语·周语》
(3) 汉避高祖讳,多以国易之
且在邦域之中矣。——《论语·季氏》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书·五子之歌》
及公子返晋邦、瘵兵伐 郑,大破之。——《韩非子·喻老》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论语·学而》
又如:邦畿(古代指直属于天子的地方);邦家(诸侯的封国和大夫之家);邦国(诸侯的封国。大的叫邦,小的叫国,后泛指国家)
(4) 泛指国家 [country;nation]
姬汉旧邦,无取杂种。——南朝齐· 丘迟《与陈伯之书》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治)于家邦。——《孟子·梁惠王上》
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
又如:邻邦;盟邦;邦典(国家的法令制度)
(5) 疆界,边界 [boundary]。
如:邦墓(周代邦域中人民聚族而葬的墓地)
(6) 国都,大城镇 [capital]
逼迫迁旧邦,拥王以自疆。——《悲愤诗》
(7) 泛指地方 [place]
负海之邦,交趾之土,谓之南裔。——《博物志》
(8) 姓
词性变化
动
封,分封 [confer]
设五等,邦群后。——柳宗元《封建论》
常用词组
邦 國語辭典
-
古時諸侯的封土,大的稱為「邦」,小的稱為「國」。《周禮·天官·大宰》:「大宰之職,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漢·鄭玄·注:「大曰邦,小曰國,邦之所居亦曰國。」
-
泛稱國家。如:「友邦」、「鄰邦」、「聯邦」、「盟邦」、「多難興邦」。《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故知霜露所均,不育異類;姬漢舊邦,無所雜種。」
邦 字源字形
甲骨文 |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隸書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