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五教

拼音 wǔ jiào

注音 ㄨˇ ㄐㄧㄠˋ

五教 詞語解釋

解釋
  • 五常之教。指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種倫理道德的教育。
  • 古代練兵的五項內容。
  • 唐人對司徒的別稱。
  • 佛教語。華嚴宗判教為五,即小教、始教、終教、頓教、圓教。
  • -----------------
    國語辭典
    五教wǔ jiàoㄨˇ ㄐㄧㄠˋ
    1. 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種倫常教育。《書經.舜典》:「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寬。」漢.孔安國.傳:「布五常之教。」《左傳.文公十八年》:「舉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內平外成。」

    2. 訓練軍隊的五種方法。《管子.兵法》:「五教,一曰教其以形色之旗,二曰教其身以號令之數,三曰教其足以進退之度,四曰教其手以長短之利,五曰教其心以賞罰之誠,五教各習,而士負以勇矣。」

    3. 唐代稱司徒為五教。宋.洪邁《容齋四筆.卷一五.官稱別名》:「唐人好以它名標牓官稱……,司徒為五教。」

    4. 中國佛教華嚴宗將佛教經典判分為五種教法。分別為小乘教,指宣說四聖諦、十二因緣的經典,如《阿含經》;大乘始教,指宣說一切皆空的經典,如《般若經》;大乘終教,指宣說真如緣起的經典,如《楞伽經》;頓教,指宣說頓悟教法的經典,如《維摩詰經》;圓教,指完全說一乘教理的經典,如《華嚴經》。華嚴宗認為五教中圓教是一切佛法的最究竟。藉以推證華嚴經是諸經之王。《華嚴經探玄記.卷一》:「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終教,四、頓教,五、圓教……此上五教非局判經。」

    © 漢典

    五教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五教

  • 五教是孟子所說的五種教育。《孟子·盡心上》:“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朱熹注:“時雨,及時之雨也。草木之生,播種封植,人力已至而未能自化,所少者,雨露之滋耳。及此時而雨之,則其化速矣。教人之妙,亦猶是也,若孔子之於顏、曾是已。財與材同。此各因其所長而教之者也。成德,如孔子之於冉、閔。達財,如孔子之於由、賜。就所問而答之,若孔、孟之於樊遲、萬章也。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午觉
      2. 午覺
      3. 武教
      4. 诬矫
      5. 误教
      6. 无窖
      7. 無窖
      8. 無驕
      9. 五角
      10. 舞臺
      11. 迕视
      12. 午盹
      13. 武夷君
      14. 侮罵
      15. 午时茶
      16. 鸡猫子喊叫
      17. 简较
      18. 平较
      19. 括括叫
      20. 大喊大叫
      21. 详较
    相關詞語
      1. 五搶六奪
      2. 五陵兒
      3. 五官
      4. 五氏
      5. 五道神
      6. 五诊
      7. 忌破五
      8. 三五
      9. 阎老五
      10. 天尺五
      11. 阳五
      12. 連三跨五
      13. 教研室
      14. 教肄
      15. 教學電視
      16. 教育心理學
      17. 教書
      18. 教育宗旨
      19. 门教
      20. 截教
      21. 摩尼教
      22. 种教
      23. 放教
      24. 违教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