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luàn

ㄌㄨㄢˋ

部首 乙

部外 6

總筆畫 7

繁體 亂

亂 釠 乿 𠃶 𠃹 𠦸 𠧎 𠧏 𠭟 𠮗 𢿢 𢿮 𢿳 𣀑 𤔒 𤔔 𤔦 𤔬 𤕅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4E71

左右结构

312251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tdnn

hru

miz

22610

拼音 luàn

注音 ㄌㄨㄢˋ

部首 乙 部外 6總筆劃 7

統一碼 4E71筆順 3122515

常 標

乱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亂

(亂)

luàn ㄌㄨㄢˋ

  1. 沒有秩序:~套。紊~。凌~。
  2. 社會動盪,戰爭,武裝騷擾:~世。政~。平~。~邦不居。
  3. 混淆:~倫。敗常~俗。
  4. 任意隨便:~吃。~跑。
  5. 男女關係不正當:淫~。
  6. 橫渡:~流。
  7. 治理:~臣。
  8. 古代樂曲的最後一章或辭賦末尾總括全篇要旨的部分:~曰。

英語 confusion, state of chaos, revolt

德語 verwirrt, durcheinander, Unordnung, Chaos

法語 désordre,confusion,anarchie, rébellion

© 漢典

乱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亂

亂 luàn

〈動〉

(1) (會意。金文字形,象上下兩手在整理架子上散亂的絲。是“亂”的本字。本義:理絲)

(2) 同本義 [put silk in order]

人以一手持絲,又一手持互以收之,絲易亂,以互收之,則有條不紊,故字訓治訓理也。——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

(3) 治理 [administer]

予有亂臣十人。——《論語》

(4) 又如:亂政(治理政務;干擾、敗壞政治)

(5) 擾亂;打亂;使亂 [disturb; trouble]

行拂亂其所爲。——《孟子·告子下》

沽名亂政。——清· 張廷玉《明史》

與江水亂。——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6) 又如:亂行(打亂了的行列);亂目(擾亂視覺);亂神(擾亂心神)

(7) 淫亂,玩弄 [be sexually promiscuous with; dally with]

始亂之,終棄之。——元稹《會真記》

(8) 又如:亂失(淫亂放蕩)

(9) 敗壞;破壞 [ruin;corrupt;undermine]

壞法亂紀。——《禮記·禮運》

欲潔其身而亂大倫。——《論語·微子》

是亂天下也。——《孟子·滕文公上》

(10) 又如:亂家(倫常敗壞的家庭);亂俗(敗壞風俗);亂紀(敗壞法紀)

(11) 違反 [violate]。如:亂嗣(違反宗法社會謫長繼承(制度))

(12) 混淆 [confuse]。如:亂實(混淆事實);亂名(混淆名稱)

(13) 爲喪事奔忙 [be busy rushing about]

他父親死了,我在他家幫着亂了幾日

(14) 煩亂 [be annoyed (vexed)]

當時曹操心亂,不能穩睡。——《三國演義》

(15) 又如:亂志(煩亂的心志)

(16) 橫渡 [ferry across]

亂於河。——《書·禹貢》

(17) 昏亂;迷亂 [lose consciousness]

酒亂其神也。——《荀子》

(18) 又如:亂行(昏亂的行爲);亂命(臨死前神志昏迷時留下的遺言);亂性(迷亂心性);亂朝(昏亂的朝廷)

詞性變化


◎ 亂

亂 luàn

〈形〉

(1) 混亂;無秩序 [disorderly;in confusion;confused]

視其轍亂。——《左傳·莊公十年》

人影散亂。——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宋· 蘇軾《石鐘山記》

羣鶯亂飛。——南朝樑· 丘遲《與陳伯之書》

(2) 又如:亂法(混亂的法令);亂紀(混亂的時代);亂鬨(混亂;吵鬧);亂鬆鬆(頭髮散亂蓬鬆的樣子);亂人(違背正道或製造混亂的人)

(3) 混雜,雜 [mixed]

亂之楮葉之中而不可別也。——《韓非子》

(4) 又如:亂烘烘(紛雜混亂的樣子);亂葬地(亂葬崗,亂葬埂。舊時埋葬無主屍體和死去的窮人的地方)

◎ 亂

亂 luàn

〈副〉

(1) 隨意,隨便;任意 [arbitrarily]

亂罰無罪,殺無辜。——《書·無逸》

(2) 又如:亂背弓空(意借債);亂開玩笑;亂吃;亂出主意;亂跑;亂說亂動

(3) 很,非常 [very]。如:亂有面子

◎ 亂

亂 luàn

〈名〉

(1) 叛亂;動亂;不安定 [an armed rebillion;unrest]

治亂非天也。——《荀子·天論》

(2) 又

禹以治, 桀以亂。

危邦不入,亂邦不居。——《論語·泰伯》

吳民之亂。—— 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3) 又

大閹之亂。

桀紂暴亂。——《韓非子·五蠹》

亂者四應。——宋· 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避秦時亂。—— 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苟全性命於亂世。——諸葛亮《出師表》

避亂江東。——《資治通鑑》

國無法則亂。——《呂氏春秋·察今》

(4) 又如:亂邦(動亂的國家);亂危(動亂;不安定);亂法(引起國家動亂);亂萌(動亂的苗頭);亂言(作亂的話);亂逆(叛亂,叛逆);亂賊(叛亂);亂謀(叛亂的陰謀);亂黨(舊時當政者對叛逆集團或其成員的稱謂)

(5) 淫亂的事,男女胡亂的性交 [promiscuity]

欲與亂,以止其口。——《漢書·衡山王傳》

(6) 又如:亂氣(淫亂之氣);亂族(家族內部的淫亂);亂孽(淫亂邪惡)

(7) 危害;禍亂 [calamity]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漢書·霍光傳》

(8) 又如:亂首(禍亂的開端);亂根(禍亂的根源);亂萌(禍亂的苗子);亂禍(禍亂)

(9) 樂章的尾聲叫做亂 [codo of movement]。辭賦裏用在篇末,總括全篇思想內容的文字也叫亂

亂曰。——《楚辭·屈原·涉江》

常用詞組


亂兵亂臣亂臣賊子亂打亂點鴛鴦亂放亂飛亂紛紛亂墳崗亂搞亂哄哄亂乎亂交亂砍亂了套亂倫亂麻麻亂民亂蓬蓬亂七八糟亂人耳目亂世亂說亂談亂彈琴亂套亂騰亂騰騰亂葬崗子亂糟糟亂真亂子
© 漢典
【子集上】【乙】 乱·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6

乱 《康熙字典》

【子集上】【乙】 乱·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6

【正字通】俗亂字。

(亂)〔古文〕𠧎𠧏𠮗【唐韻】郞段切【集韻】【韻會】【正韻】盧玩切,𠀤鑾去聲。紊也。【爾雅·釋詁】亂,治也。【說文】从乙。乙,治之也。【玉篇】理也。【書·臯陶謨】亂而敬。【孔傳】有治而能敬謹。

又【盤庚】亂越我家。【梓材】厥亂爲民。【洛誥】四方迪亂,亂爲四輔。【立政】丕乃俾亂之類,皆訓治也。

又不治也,凡事物不理皆曰亂。【爾雅·釋訓】夢夢,訰訰,亂也。【書·周官】制治於未亂。【周禮·地官】司虣掌憲巿之禁令,禁其鬥囂與其虣亂。

又兵寇也。

又事未定之時。【禮·檀弓】仲梁子曰:夫婦方亂。【註】喪次男女哭位未成列也。

又樂之卒章曰亂。【論語】關雎之亂。

又古賦末皆有亂,總一賦之終,發其要指也。

又【爾雅·釋水】水正絕流曰亂。【註】橫流而濟之也。【書·禹貢】亂于河。【詩·大雅】涉渭爲亂。

又【韻補】叶力眷切,音戀。【揚雄·交州牧箴】周公攝胙,白雉自獻。昭王陵遲,周室昏亂。

又叶力敬切,夌去聲。【揚戲李正方贊】不協不和,忘節言亂。疾終惜始,實惟厥性。

(亂)

© 漢典
【卷十四】【乙】

亂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乱”字頭,請參考“亂”字:)
【卷十四】【乙】
『說文解字』

治也。从乙,乙,治之也;从𤔔。郎段切

『說文解字注』
不治也。从乙𤔔。乙、治之也。各本作治也。从乙。乙治之也。从𤔔。文理不可通。今更正。亂本訓不治。不治則欲其治。故其字从乙。乙以治之。謂詘者𨔶之也。轉注之法。乃訓亂爲治。如武王曰予有亂十人是也。𠬪部𤔔、不治也。幺子相亂。𠬪治之也。文法正同。亦爲後人改竄不可讀。郎段切。十四部。
© 漢典

乱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uan˥˧ 日语读音 MIDARERU OSAMERU MIDASU韩语罗马 LAN越南语 loạn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lon5 [梅县腔] lon5 [海陆腔] lon6 [客英字典] lon5粤语 lyun6潮州话 luang6 【潮州】luêng6 (lũang 旧时:lũen)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乱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亂」。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𤔔」 琱生簋西周晚期集成4292「亂」 包2.192「亂」 說文‧乙部「亂」 睡.日甲5「亂」 「乱」「乱」
「亂」 睡.為27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亂
釠
乿
𠃶
𠃹
𠦸
𠧎
𠧏
𠭟
𠮗
𢿢
𢿮
𢿳
𣀑
𤔒
𤔔
𤔦
𤔬
𤕅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乿(luan4)
    2. 亂(luan4)
    3. 薍(luan4)
    4. 釠(luan4)
    5. 灓(luan4)
同部首
    1. 𠃑
    2. 𠃛
    3. 𠄒
    4. 㐜
    5. 𠃏
    6. 乲
    7. 乛
    8. 书
    9. 𠃕
    10. 𠄏
    11. 𠃮
    12. 乬
同筆畫
    1. 皁
    2. 坊
    3. 妖
    4. 汧
    5. 㤇
    6. 走
    7. 岅
    8. 评
    9. 芸
    10. 君
    11. 苇
    12. 邰
小學古詩詞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唐·王昌龄 《采莲曲》
初中古詩詞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唐·刘禹锡 《陋室铭》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南北朝·陶弘景 《答谢中书书》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宋·朱敦儒 《相见欢》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魏晋·陶渊明 《桃花源记》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