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chǒu

ㄔㄡˇ

部首 一

部外 3

總筆畫 4

繁體 醜

魗 𠃠 醜 丒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4E11

單一結構

52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nfd|nhgg

ng

xed

17102

拼音 chǒu

注音 ㄔㄡˇ

部首 一 部外 3總筆劃 4

基本區 4E11筆順 5211

常 通 標

丑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丑

chǒu ㄔㄡˇ

  1. 地支的第二位,屬牛。
  2. 用於計時:~時(凌晨一點至三點)。
  3. 傳統戲劇角色名:~角。~旦。

英語 clown, comedian; 2nd terrestrial branch

德語 hässlich (Adj)​,scheußlich (Adj)

法語 honteux,laid,vilain,bouffon,le 2e des 12 Rameaux terrestres

© 漢典

丑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丑

丑 chǒu

〈名〉

傳統戲曲中的一種角色,扮演滑稽人物 [clown;buffoon]

◎ 丑 chǒu

〈名〉

(1) (象形。甲骨文象爪形。①本義:爪 ②地支的第二位)

(2) 地支的第二位

丑,紐也。十二月萬物動用事。——《說文》

(3) [the second of the twelve“Terrestrial Branches”]

(4) 與天干相配,用以紀年。如:一九八五年爲農曆乙丑年

(5) 用以紀月,即農曆十二月

(6) 用以紀日

(7) 用以紀時,即早晨一時至三時

(8) 十二生肖屬牛 [ox]。

如:丑肉(牛肉);丑寶(牛黃的別稱)

(9) 戲劇中的腳色名 [clown]。

如:丑三(丑角戴的三綹短鬚);丑旦(戲劇中飾演女性的丑角)

(10) 姓

常用詞組


丑角丑時
© 漢典

丑 國語辭典

丑ㄔㄡˇchǒu
名
  1. 地支的第二位。

  2. 時辰名。約當凌晨一點到三點。

  3. 傳統戲劇中,扮演滑稽可笑人物的喜劇腳色。如:「小丑」、「文丑」、「武丑」。元·馬致遠《青衫淚·第二折》:「丑扮小閑引淨扮劉一郎上。」

  4. 姓。如南朝齊有丑千。

© 漢典
【子集上】【一】 丑·康熙筆画:4 ·部外筆画:3

丑 《康熙字典》

【子集上】【一】 丑·康熙筆画:4 ·部外筆画:3

【廣韻】【集韻】【韻會】敕久切【正韻】齒九切,𠀤音醜。十二月辰名。【爾雅·釋天】太歲在丑曰赤奮若。【淮南子·時則訓】招搖指丑。【前漢·律歷志】孳萌於子,紐牙於丑。

又神名。【山海經】女丑之尸。 【六書正譌】手械也。从又,手也,有物以縶之。象形。因聲借爲子丑字,十二月之象也。

又丑象子初生舉手。

© 漢典
【卷十四】【丑】

丑 《說文解字》

【卷十四】【丑】
『說文解字』

紐也。十二月,萬物動,用事。象手之形。時加丑,亦舉手時也。凡丑之屬皆从丑。敕九切

『說文解字注』

(丑)紐也。律曆志曰:紐牙於丑。釋名曰:丑,紐也。寒氣自屈紐也。淮南天文訓、廣雅釋言皆曰:丑,紐也。糸部曰:紐,系也。一曰結而可解。十二月陰氣之固結已漸解,故曰紐也。十二月萬物動用事。後漢書陳寵傳曰:十二月陽氣上通,雉雊雞乳,地以爲正,殷以爲春。象手之形。人於是舉手有爲。又者,手也。从又而聯綴其三指,象欲爲。而溧洌氣寒,未得爲也。敕九切。三部。日加丑,亦舉手時也。上言月,此言日。每日太陽加丑,亦是人舉手思奮之時。各本譌作時加丑,今改正。凡丑之屬皆从丑。

© 漢典

丑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ʰou˨˩˦ 日语读音 USHI韩语罗马 CHWUK CHWU现代韩语 축越南语 sửu

客家话 [梅县腔] zhu3 chiu3 [宝安腔] cu3 (ciu3) [客英字典] chiu3 [台湾四县腔] ciu3 [客语拼音字汇] cu3 [东莞腔] ciu3 [海陆腔] chiu3 [陆丰腔] chiu3粤语 cau2潮州话 tiu2 ciu2 (thíu chhíu)

近代音 穿母 尤侯韻 上聲 丑小空;中古音 徹母 有韻 上聲 丑小韻 敕久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透母 蕭部 ;王力系统:透母 幽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丑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丑」 菁3.1合10405 「丑」 天亡簋西周早期集成4261 「丑」 新甲3.22、59 「丑」 說文‧丑部 「丑」 睡.日乙31 「醜」 「丑」 「丑」
「丑」 鐵215.3合16736 「丑」 貉子卣西周早期集成5409            
  「丑」 作冊夨令簋西周早期集成4300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魗
𠃠
醜
丒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魗(chou3)
    2. 偢(chou3)
    3. 矁(chou3)
    4. 愧(chou3)
    5. 醜(chou3)
    6. 吜(chou3)
    7. 杻(chou3)
    8. 丒(chou3)
    9. 杽(chou3)
    10. 瞅(chou3)
    11. 䪮(chou3)
同部首
    1. 㐁
    2. 𠀬
    3. 丒
    4. 𠀍
    5. 𠀙
    6. 𠀰
    7. 三
    8. 𠀨
    9. 业
    10. 严
    11. 𠁒
    12. 不
同筆畫
    1. 勿
    2. 分
    3. 丯
    4. 𠂒
    5. 勼
    6. 什
    7. 乌
    8. 斤
    9. 𠔂
    10. 龶
    11. 𠆧
    12. 㔫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