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yǎo

ㄧㄠˇ

部首 骨

部外 7

總筆畫 17

𩨴 𩩓 𩩼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A U+4BDA

左右結構

2554525115542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mexe

bbvib

lwzq

72227

拼音 yǎo

注音 ㄧㄠˇ

部首 骨 部外 7總筆劃 16

擴展A 4BDA筆順 2554525115542511

䯚 基本解釋

● 䯚

yǎo ㄧㄠˇ《集韻》以紹切,上小以。


  1. 腰部左右虛肉處。《集韻•筱韻》:「䯚,水膁也。」
  2. 肋骨。《集韻•小韻》:「䯚,脅骨。」

英語 the ribs

【漢典】
【亥集上】【骨】 䯚·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7

䯚 《康熙字典》

【亥集上】【骨】 䯚·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7

【廣韻】以沼切【集韻】以紹切,𠀤音鷕。脅骨也。【詩·小雅·大庖不盈傳】射左髀達於右䯚,爲下殺。【疏】射左股髀,而達於右脅䯚。【釋文】䯚謂水膁也。字書無此字。一本作𩨴。【唐書·禮樂志】左髀達於下䯚,爲下射。【釋音】䯚,肩骨也。

又【集韻】胡了切,音皛。

又子小切,音勦。義𠀤同。

【漢典】

䯚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𩨴
𩩓
𩩼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婹(yao3)
    2. 㟱(yao3)
    3. 苭(yao3)
    4. 㬭(yao3)
    5. 崾(yao3)
    6. 咬(yao3)
    7. 齩(yao3)
    8. 偠(yao3)
    9. 溔(yao3)
    10. 舀(yao3)
    11. 闄(yao3)
    12. 枖(yao3)
同部首
    1. 䯇
    2. 骰
    3. 髈
    4. 䯊
    5. 髎
    6. 䯜
    7. 髐
    8. 䯐
    9. 骺
    10. 䯈
    11. 髃
    12. 䯕
同筆畫
    1. 襁
    2. 穇
    3. 褿
    4. 䲿
    5. 錪
    6. 㠛
    7. 瘽
    8. 瞠
    9. 錐
    10. 曆
    11. 鴱
    12. 噯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