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yì

ㄧˋ

部首 辛

部外 8

總筆畫 15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A U+4883

上下结构

513251414311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nkuq|nkur

sjk

xmso

70404

拼音 yì

注音 ㄧˋ

部首 辛 部外 8總筆劃 15

統一碼 4883筆順 513251414311234

䢃 基本解釋

基本字义


● 䢃

yì ㄧˋ

  1. 治,治理。《説文•辟部》:“䢃,治也。《虞書》曰:‘有能俾䢃。'”马宗霍《説文解字引書考》:“䢃,從辟;辟,法也。治之必以法。”《玉篇•辛部》:“䢃,理也。亦作乂。”
  2. 才人名。《廣韻•廢韻》:“䢃,才人名。”
  3. 安。《洪武正韻•真韻》:“䢃,安也。”

英語 to administer; to regulate; to manage; to govern, people to have both talent and virtue, quiet; calm; safe; secure; stable

© 漢典
【酉集下】【辛】 䢃·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8

䢃 《康熙字典》

【酉集下】【辛】 䢃·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8

【五音集韻】牛猘切【正韻】倪制切,𠀤音乂。【說文】治也。【廣韻】理也。【正韻】安也。 通作乂。

© 漢典
【卷九】【辟】

䢃 《说文解字》

【卷九】【辟】
『說文解字』

治也。从辟乂聲。《虞書》曰:“有能俾䢃。”魚廢切文三

『說文解字注』

(䢃)治也。丿部曰:乂,芟艸也。今則乂訓治而䢃廢矣。詩作艾。小雅小旻傳曰:艾,治也。从辟乂聲。魚廢切。十五部。虞書曰:當作唐書,說詳禾部。有能俾䢃。見堯典。今䢃作乂。葢亦自孔安國以今字讀之巳然矣。計𨐨䢃字秦漢不行,小篆不用,倉頡等篇不取,而許獨存之者,尊古文經也。尊古文也。凡尊經、尊古文之例視此。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溢(yi4)
    2. 䵝(yi4)
    3. 役(yi4)
    4. 佚(yi4)
    5. 㢞(yi4)
    6. 裛(yi4)
    7. 翳(yi4)
    8. 湙(yi4)
    9. 齸(yi4)
    10. 㵩(yi4)
    11. 浳(yi4)
    12. 熤(yi4)
同部首
    1. 辨
    2. 辯
    3. 辪
    4. 䢄
    5. 辮
    6. 辡
    7. 辟
    8. 辧
    9. 辜
    10. 辢
    11. 辫
    12. 辩
同筆畫
    1. 蕴
    2. 潼
    3. 樣
    4. 墺
    5. 熴
    6. 廞
    7. 樟
    8. 䬄
    9. 䅶
    10. 槪
    11. 䌀
    12. 錵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