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mì

ㄇㄧˋ

部首 水

部外 12

總筆畫 15

汨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A U+3D4B

左右結構

44125221251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ilmy

ewlc

vllo

36186

拼音 mì

注音 ㄇㄧˋ

部首 水 部外 12總筆劃 15

擴展A 3D4B筆順 441252212511134

㵋 基本解釋

● 㵋


  1. 同「汨」。

● 㵋


  1. 〈古壯字〉讀音myaiz,口水。𭂡𫩒~只浰。還未得食口水就先流了。

英語 (variant of 汨) name of a river in Hunan Province

【漢典】
【巳集上】【水】 㵋·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2

㵋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 㵋·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2

【唐韻】莫蟹切【集韻】母蟹切,𠀤音買。水名。【說文】水出豫章艾縣,西入湘。

又【廣韻】莫狄切,音覓。與汨同。亦作漞。

【漢典】
【卷十一】【水】

㵋 《說文解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水。出豫章艾縣,西入湘。从水買聲。莫蟹切

《說文解字注》

(㵋)㵋水。出豫章艾縣。凡縣字皆後人所增。古本必無也。西入湘。豫章郡艾、二志同。左傳吳公子慶忌所居。今江西寧都州州西百里有艾城是也。水經湘水篇曰。又北過羅縣西。㵋水從東來流注之。㵋水又別爲篇曰。㵋水、出豫章艾縣。西過長沙羅縣西。又西至磊石山入於湘水。按水經言㵋不言汨。諸書多言汨不言㵋。依廣韵卄三鍚、汨㵋漞三形同。春秋莒君密州。左傳密作買。亦是買聲近密之證。考之於今。則由江西寧都州逕湖南平江縣至湘陰縣入湘者、但有汨水。別無㵋水。則㵋汨之爲古今字憭然。酈氏云。汨出艾縣。逕羅縣。皆與經言㵋同。惟云㵋水入湘曰東町口。汨水入湘曰汨羅口。汨羅口在㵋口之北。磊石山又在羅口之北。經言㵋水至磊石山入湘。非是㵋尙在羅口南注湘耳。此言甚辨。依水道提綱、汨水出平江縣。西北至歸義驛。又西分爲二支。一支西流。稍北於山麓西入湘。一支北流數十里。西北入湘曰屈潭。亦曰汨羅口。正酈之東町、汨羅二口。非有二水也。酈葢未溯上游。不辨異文同物。許書葢本同水經。有㵋無汨。而後人妄增汨字。故其文不類許書。屈原所沈例所不載。且許既有溟字、云冥聲。豈得冥省聲又爲一字乎。从水。𧵽聲。莫蟹切。今莫狄切。作汨。十六部。

【漢典】

㵋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㵋」說文‧水部 「㵋」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汨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䮭(mi4)
    2. 覛(mi4)
    3. 幂(mi4)
    4. 濗(mi4)
    5. 䣥(mi4)
    6. 䖑(mi4)
    7. 䌐(mi4)
    8. 㴵(mi4)
    9. 枈(mi4)
    10. 淧(mi4)
    11. 䈼(mi4)
    12. 㵥(mi4)
同部首
    1. 瀿
    2. 滢
    3. 滛
    4. 潦
    5. 沟
    6. 渥
    7. 没
    8. 浤
    9. 淫
    10. 淰
    11. 洵
    12. 汀
同筆畫
    1. 噇
    2. 糌
    3. 誺
    4. 撏
    5. 䤰
    6. 蜵
    7. 儍
    8. 褜
    9. 鋖
    10. 儂
    11. 鲩
    12. 噘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