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tāo

ㄊㄠ

部首 水

部外 9

總筆畫 12

滔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A U+3D1E

左右结构

441344322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iehj

ebla

vpik

32169

拼音 tāo

注音 ㄊㄠ

部首 水 部外 9總筆劃 12

統一碼 3D1E筆順 441344322511

㴞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㴞

tāo ㄊㄠ

     ◎ 同“滔”。

英語 (same as 滔) fluent, to fill; to prevail

© 漢典
【巳集上】【水】 滔·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滔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㴞”字頭,請參考“滔”字。)
【巳集上】【水】 滔·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唐韻】土刀切【集韻】【韻會】【正韻】他刀切,𠀤音叨。【說文】水漫漫大貌。【書·堯典】浩浩滔天。

又流貌。【詩·齊風】汶水滔滔。

又慢也。【左傳·昭二十六年】士不濫,官不滔。

又水名。【穆天子傳】庚辰至於滔水。

又八風之一。【呂氏春秋】東方曰滔風。

又九土之一。【淮南子·地形訓】西南戎州曰滔土。

又【集韻】徒刀切,音陶。聚也。【莊子·田子方】滔乎前而不知其所以然。 【說文】从水舀聲。舀音由。凡慆蹈韜縚等字,皆从舀。上从爪,下从杵臼之臼。凡陷閻諂欿等字𠀤从臽,音陷。與舀義別。

© 漢典
【卷十一】【水】

滔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㴞”字頭,請參考“滔”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水漫漫大皃。从水舀聲。土刀切

『說文解字注』

(滔)水漫漫大皃。堯典。浩浩滔天。按漫漫當作曼曼。許書無漫字。从水。舀聲。土刀切。古音在三部。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濤(tao1)
    2. 縧(tao1)
    3. 謟(tao1)
    4. 槄(tao1)
    5. 詜(tao1)
    6. 𠚡(tao1)
    7. 𠓝(tao1)
    8. 韜(tao1)
    9. 㹗(tao1)
    10. 夲(tao1)
    11. 叨(tao1)
    12. 慆(tao1)
同部首
    1. 涚
    2. 涨
    3. 澼
    4. 浘
    5. 淰
    6. 澠
    7. 滮
    8. 湡
    9. 润
    10. 淐
    11. 㶎
    12. 溺
同筆畫
    1. 𠌫
    2. 㨓
    3. 傈
    4. 𠔡
    5. 晳
    6. 閔
    7. 湲
    8. 惖
    9. 琽
    10. 葭
    11. 滋
    12. 渿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