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部首

异体字

部首 糹

部外 9

总笔画 15

緊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B U+260B3

上下结构

125125314554234

五笔

仓颉

郑码

ahni

sivif

zmz

部首 糹 部外 9总笔画 15

扩展B 260B3笔顺 125125314554234

𦂳 基本解释

● 𦂳


  1. 同“紧”。
【漢典】
【未集中】【糸】 緊·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緊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𦂳”字头,请参考“緊”字。)
【未集中】【糸】 緊·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廣韻】【韻會】【正韻】𠀤居忍切,音謹。【說文】纏絲急也。【博雅】糾也。【玉篇】紉也。【唐書·百官志】議定天下州府爲兩輔、六雄、十望、十緊,及上中下之差。

又【集韻】頸忍切,音胗。義同。○按《說文》在臤部,今倂入。

【漢典】
【卷三】【臤】

↳緊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𦂳”字头,请参考“緊”字:)
【卷三】【臤】
《說文解字》

纏絲急也。从臤,从絲省。糾忍切

《說文解字注》

(緊)纏絲急也。緊急雙聲。此字別作䋗。玉篇引成公四年鄭伯䋌卒。古千古兩二切。?左作堅、公作臤、榖作賢。則別本作䋗、切古千必矣。臣聲與臤聲一也。而顧書譌作䋌。釋名云。絹、䋌也。其絲䋌厚而疏也。是其譌久矣。集韵養韵作䋌、舉兩切。先韵作䋗、緊也。䌑堅同。經天切。是宋時故有䋗字。特丁度等不能用正䋌之譌。又不知卽是緊字耳。春秋鄭伯䋗。釋文不載。考經字者所當知。从臤。絲省。糾忍切。十二部。

【漢典】

𦂳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异体字
緊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部首
    1. 縑
    2. 綾
    3. 䋅
    4. 縔
    5. 纃
    6. 繳
    7. 綆
    8. 䌖
    9. 繿
    10. 䋚
    11. 緹
    12. 綉
同笔画
    1. 醀
    2. 嶣
    3. 翩
    4. 䕁
    5. 蝌
    6. 㗵
    7. 熿
    8. 踓
    9. 噊
    10. 潏
    11. 撫
    12. 劊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