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liú

ㄌㄧㄡˊ

部首 氵

部外 11

总笔画 14

流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B U+23E6D

左右结构

4411543252534

五笔

仓颉

郑码

iyci

eyve

vsnk

拼音 liú

注音 ㄌㄧㄡˊ

部首 氵 部外 11总笔画 14

扩展B 23E6D笔顺 4411543252534

𣹭 基本解释

● 𣹭

liú ㄌㄧㄡˊ


  1. 同“流”。《説文•沝部》:“𣹭,水行也。流,篆文从水。”段玉裁注:“流為小篆,則𣹭為古文、籀文可知。”《古文苑•周宣王〈石鼓文〉五》:“霝(零)雨口𣹭。”章樵注:“𣹭,今省作流。”
【漢典】
【巳集上】【水】 𣹭·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𣹭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 𣹭·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與𣹳同。【石鼓文】霝雨曰𣹭。

【漢典】
【卷十一】【沝】

↳𣹭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𣹭”字头,请参考“𣹭”字:)
【卷十一】【沝】
《說文解字》

水行也。从沝㐬。㐬,突忽也。

流,篆文从水。力求切〖注〗𣻤。

《說文解字注》

(𣹭) 水行也。从沝㐬。 會意。力求切。三部。 㐬,突忽也。 㐬之本義謂不順忽出也。引申爲突忽,故流从之。

(流) 篆文从水。 流爲小篆,則𣹳爲古文、籒文可知。此亦二上之例也。或問曰:何不以流涉入水部,而附𣹳𣻣爲重文乎。曰:如是,則沝無所附。沝不附水部之末而爲部首者,以配屾部也。

【漢典】

𣹭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流」妾子𧊒壺戰國晚期集成9734 「流」上(1).性.19 「流」睡.封29 「流」說文‧沝部 「流」繹山碑 「𣹭」
「流」郭.性.31 「流」說文篆文 「流」老子甲48
「流」郭.語4.7 「流」孫子74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异体字
流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駵(liu2)
    2. 䋷(liu2)
    3. 蓅(liu2)
    4. 駠(liu2)
    5. 䭷(liu2)
    6. 留(liu2)
    7. 畄(liu2)
    8. 硫(liu2)
    9. 漻(liu2)
    10. 馏(liu2)
    11. 镏(liu2)
    12. 㵳(liu2)
同部首
    1. 㳷
    2. 瀓
    3. 浣
    4. 滄
    5. 涢
    6. 淠
    7. 㵺
    8. 沔
    9. 潓
    10. 沾
    11. 湳
    12. 淚
同笔画
    1. 䞲
    2. 滳
    3. 箍
    4. 駂
    5. 墚
    6. 蔫
    7. 誒
    8. 踄
    9. 摦
    10. 䎒
    11. 嫠
    12. 㷥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