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部首

异体字

部首 扌

部外 13

总笔画 16

掘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B U+22DB5

左右结构

1215132413452252

五笔

仓颉

郑码

rnim

qseu

dxzz

部首 扌 部外 13总笔画 16

扩展B 22DB5笔顺 1215132413452252

𢶵 基本解释

● 𢶵


  1. 同“掘”。
【漢典】
【卯集中】【手】 掘·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掘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𢶵”字头,请参考“掘”字。)
【卯集中】【手】 掘·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唐韻】衢勿切【集韻】【韻會】【正韻】渠勿切,𠀤音倔。【說文】搰也。【孟子】有爲者辟若掘井。

又與堀通。突也。【詩·曹風】蜉蝣掘閱。【疏】此蟲土裏化生,其掘地而出,形容鮮閱也。

又特起貌。【揚雄·甘泉賦】洪臺掘其獨出兮。【註】亦作崛 又盡也。【揚子·太玄經】掘變極物窮情。【註】盡變動之事,以窮萬物之情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其月切,音橜。穿也。【易·繫辭】掘地爲臼。

又或作闕。【左傳·隱元年】闕地及泉。

又【集韻】胡骨切,音鶻。義同。

又苦骨切,音窟。揚也。

又與窟通。【戰國策】蘇秦,特窮巷掘門桑戸棬樞之士耳。【註】掘即窟。古字通。

又【韻會】【正韻】𠀤五忽切。與兀通。【莊子·田子方】掘若槁木,似遺物離人而立於獨也。

又【韻補】叶敕律切,音黜。【韓愈詩】遺我一言重,跽受惕齊栗。辭慳義卓闊,呀豁疾掊掘。

又【史記·貨殖傳】田農掘業。【註】徐廣曰:古拙字亦作掘。或作撅。

又作𢪏。

【漢典】
【卷十二】【手】

↳掘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𢶵”字头,请参考“掘”字:)
【卷十二】【手】
《說文解字》

搰也。从手屈聲。衢勿切

《說文解字注》

(掘)搰也。二篆㬪韵轉注。按凡字書、韵書謂掘亦作闕者、似是而非也。左傳。闕地及泉。闕地下冰而牀焉。國語。闕爲深溝。通於商魯之閒。韋云。闕、穿也。凡云闕者、皆謂空之。與掘義別。从手。𡲬聲。衢勿切。十五部。

【漢典】

𢶵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掘」說文‧手部 「掘」西晉三國志寫本 「𢶵」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异体字
掘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部首
    1. 擫
    2. 扡
    3. 挊
    4. 搄
    5. 拋
    6. 打
    7. 㧋
    8. 㩃
    9. 拹
    10. 掦
    11. 㨥
    12. 㩧
同笔画
    1. 䤊
    2. 澯
    3. 瘭
    4. 嶵
    5. 璙
    6. 邀
    7. 䶂
    8. 醕
    9. 蹁
    10. 㯨
    11. 㽀
    12. 暾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