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部首

异体字

部首 扌

部外 12

总笔画 15

扛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B U+22D26

左右结构

121121132511134

五笔

仓颉

郑码

radm

qmmc

dbgo

部首 扌 部外 12总笔画 15

扩展B 22D26笔顺 121121132511134

𢴦 基本解释

● 𢴦


  1. 同“扛”。用肩担负。
【漢典】
【卯集中】【手】 𢴦·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2

𢴦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 𢴦·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2

【集韻】虎項切,音𢞡。山東謂擔荷曰𢴦。今浙人亦有此語。或作扛。通作傋。俗从大力。作夯。

【漢典】
【卷十二】【手】

↳扛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𢴦”字头,请参考“扛”字:)
【卷十二】【手】
《說文解字》

橫關對舉也。从手工聲。古雙切〖注〗與掆同找,或作抗。又與𢴦同。《韻會》通作𢱫。

《說文解字注》

(扛)横關對舉也。以木横持門戶曰關。凡大物而兩手對舉之曰扛。項羽力能扛鼎,謂鼎有𠕪,以木横貫鼎耳而舉其㒳耑也。卽無横木而兩手舉之亦曰扛。卽兩人以横木對舉一物亦曰扛。字林:捎、掆,舁也。匡謬正俗曰:音譌。故謂扛爲剛。有造掆字者,故爲穿𨯳也。西京賦作𧢸鼎,𧢸卽䚗。魏大饗碑作䚗鼎。䚗者,扛之叚借字也。从手工聲。古雙切。九部。

【漢典】

𢴦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异体字
扛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部首
    1. 摃
    2. 揋
    3. 揔
    4. 㩉
    5. 捏
    6. 捈
    7. 㨂
    8. 㨣
    9. 投
    10. 搤
    11. 㧢
    12. 挦
同笔画
    1. 撕
    2. 趛
    3. 慼
    4. 艒
    5. 䧨
    6. 遹
    7. 嘰
    8. 諾
    9. 䗍
    10. 䄚
    11. 蝔
    12. 䭫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