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bì

ㄅㄧˋ

部首 大

部外 21

总笔画 24

奰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B U+216A4

上下结构

252211342522113425221134

五笔

仓颉

郑码

ldld

wlkwk

lklg

拼音 bì

注音 ㄅㄧˋ

部首 大 部外 21总笔画 24

扩展B 216A4笔顺 252211342522113425221134

𡚤 基本解释

● 𡚤

bì ㄅㄧˋ


  1.  ◎ 同“奰”字。
【漢典】
【丑集下】【大】 奰·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5

↳奰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𡚤”字头,请参考“奰”字。)
【丑集下】【大】 奰·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5

【廣韻】【集韻】【韻會】平祕切【正韻】毗意切,𠀤音備。【說文】壯大也。一曰迫也。

又怒也,不醉而怒謂之奰。【詩·大雅】內奰于中國,覃及鬼方。【註】自近及遠,無不怨怒也。 本作𡚤,从三目三大,今省作奰。

【漢典】
【卷十】【大】

𡚤 《说文解字》

【卷十】【大】
《說文解字》

壯大也。从三亣三目。二目爲𥆞,三目爲𡚤,益大也。一曰迫也。讀若《易》虙羲氏。《詩》曰:“不醉而怒謂之𡚤。”平祕切文八

《說文解字注》

(𡚤)壯大也。从三大三目。會意。二目爲𡚇。𡚇,各本作𥆞。誤,今正。三目爲𡚤,益大也。說會意之恉。張衡、左思賦皆用奰㞒字,而譌作贔屓,俗書之不正如此。㞒見尸部,臥息也。許器反。一曰迫也。別一義。讀若易虙羲氏。今易𣪠辭作包犠氏,孟氏、京氏作伏戲,許作虙義,鄭大十注、應氏風俗通同。虙,古音讀如密,奰古音同。今音平祕切。詩曰:不醉而怒謂之奰。大雅蕩曰:內奰于中國。毛傳曰:不醉而怒謂之奰。於壯義、迫義皆近。不言詩傳曰者,猶書曰仁覆閔下則偁旻天,不言書傳。易曰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易曰井者法也。不言易說也。

【漢典】

𡚤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奰」說文‧亣部 「𡚤」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异体字
奰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鼊(bi4)
    2. 㚕(bi4)
    3. 皕(bi4)
    4. 怭(bi4)
    5. 縪(bi4)
    6. 蹕(bi4)
    7. 箅(bi4)
    8. 畢(bi4)
    9. 䯗(bi4)
    10. 閇(bi4)
    11. 币(bi4)
    12. 㙄(bi4)
同部首
    1. 奪
    2. 奍
    3. 奦
    4. 夹
    5. 㚐
    6. 奃
    7. 奓
    8. 奚
    9. 契
    10. 奈
    11. 㚚
    12. 奰
同笔画
    1. 䶤
    2. 韆
    3. 䝔
    4. 鸊
    5. 齴
    6. 讋
    7. 䉶
    8. 鑩
    9. 韥
    10. 䴋
    11. 蠺
    12. 鱯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