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部首

异体字

部首 卜

部外 8

总笔画 10

克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B U+209F9

上下结构

2125123334

五笔

郑码

hkhi

idit

部首 卜 部外 8总笔画 10

扩展B 209F9笔顺 2125123334

𠧹 基本解释

● 𠧹


  1. 同“克”。
【漢典】
【子集下】【儿】 克·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5

↳克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𠧹”字头,请参考“克”字。)
【子集下】【儿】 克·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5

〔古文〕𠧳𡱀𠅔𠅡𠧻【廣韻】苦得切【集韻】【韻會】【正韻】乞得切,𠀤音刻。【說文】肩也。【徐曰】肩,任也。任者,又負荷之名也。能勝此物謂之克也。【易·大有】公用享于天子,小人弗克。

又【玉篇】勝也。【書·洪範】沉潛剛克高明柔克。

又【爾雅·釋言】克,能也。【書·康誥】克明峻德。

又【揚子·法言】勝己之私謂之克。【論語】克已復禮爲仁。

又【春秋·隱元年】鄭伯克段于鄢。【公羊傳】克之者何,殺之也。

又【左傳·莊十一年】得儁曰克。

又忌刻。【韻會】勝心也。【左傳·僖九年】不忌不克。【集韻】通作剋。

【漢典】
【】【】

𠧹 《说文解字》

【】【】
《說文解字注》
亦古文克。
【漢典】

𠧹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克」甲2902合20576 「克」利簋西周早期集成4131 「克」曾45 「克」說文古文 「克」老子乙前42上 「𠧹」
「克」甲1249合31219 「克」𣄰尊西周早期集成6014 「克」郭.老乙.2 「克」說文古文 「克」春秋事語3
「克」掇2.468合19779 「克」伯歸夆簋西周中期集成4331 「克」郭.緇.19 「克」說文‧克部 「克」熹.論語.顏淵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异体字
克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部首
    1. 卦
    2. 禼
    3. 卤
    4. 卜
    5. 占
    6. 卞
    7. 卣
    8. 㔽
    9. 卧
    10. 卟
    11. 卢
    12. 卨
同笔画
    1. 㹵
    2. 㶵
    3. 铇
    4. 栫
    5. 痄
    6. 㽿
    7. 娮
    8. 茝
    9. 缻
    10. 鿊
    11. 䦾
    12. 欱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