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部首

异体字

部首 人

部外 12

总笔画 14

龠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B U+203A4

上中下结构

34125125125122

五笔

仓颉

郑码

wgka

omrb

odjl

部首 人 部外 12总笔画 14

扩展B 203A4笔顺 34125125125122

𠎤 基本解释

● 𠎤


  1. 同“龠”。
【漢典】
【亥集下】【龠】 龠·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0

↳龠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𠎤”字头,请参考“龠”字。)
【亥集下】【龠】 龠·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0

【唐韻】以灼切【集韻】【韻會】【正韻】弋灼切,𠀤音藥。【說文】樂之竹管,三孔,以和衆聲也。从品侖。侖,理也。【博雅】龠謂之笛,有七孔。【詩·邶風】左手執龠。

又作籥。【爾雅·釋樂】大籥謂之產,其中謂之仲,小者謂之箹。【春秋·宣八年】壬午猶繹,萬入去籥。【註】籥,管也。

又【正韻】量名。器狀似爵,以康爵祿。【前漢·律歷志】龠者,黃鍾律之實,躍微動氣而生物也。容千二百黍,合龠爲合,十合爲升,十升爲斗,十斗爲斛。【字彙】樂之竹管𠀤謂之龠,惟黃鍾之管,實以黍米,積之而成五量之名。說文,樂龠字,本作龠。別作籥字,註:書僮竹笘也。謂編竹習書也。今以龠爲龠合字,以籥爲樂籥字,後世遂因之,字从品从侖。俗省作二口。

【漢典】
【卷二】【龠】

↳龠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𠎤”字头,请参考“龠”字:)
【卷二】【龠】
《說文解字》

樂之竹管,三孔,以和眾聲也。从品侖。侖,理也。凡龠之屬皆从龠。以灼切

《說文解字注》

(龠)樂之竹管。此與竹部籥異義。今經傳多用籥字。非也。三孔。孔同空。按周禮笙師禮記少儀明堂位鄭注、爾雅郭注、應氏風俗通皆云三孔。惟毛傳云六孔。廣雅云七孔。㠯和衆聲也。和衆聲、謂奏樂時也。萬舞時衹用龠以節舞。無他聲。从品侖。惟以和衆聲。故從品。侖、理也。亼部曰。侖、思也。按思猶䚡。䚡理一也。大雅。於論𡔷鍾。毛傳曰。論、思也。鄭曰。論之言倫也。毛鄭意一也。從侖、謂得其倫理也。以灼切。二部。凡龠之屬皆从龠。

【漢典】

𠎤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龠」前5.19.2合25755 「龠」士上卣西周早期集成5421 「龠」睡.為9 「龠」說文‧龠部 「𠎤」
「龠」掇2.122合24883 「」散氏盤西周晚期集成10176
「龠」存下74合13522
甲骨文 金文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异体字
龠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部首
    1. 余
    2. 俎
    3. 伞
    4. 㒳
    5. 亼
    6. 仝
    7. 㒱
    8. 佥
    9. 仐
    10. 今
    11. 㑹
    12. 会
同笔画
    1. 嘖
    2. 綴
    3. 瑸
    4. 銮
    5. 躵
    6. 裵
    7. 䞱
    8. 漲
    9. 瘧
    10. 㮶
    11. 蓰
    12. 䗊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