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 基本解释
隼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名〉
(指事。据小篆,从隹( zhuī)一。“隹”是汉字部首之一,短尾鸟的总称。“一”表示这种鸟的标识。本义:一种凶猛的鸟) 同本义 [falcon] 隼科(Falconidae)的各种鹰,特征是有长的翼,嘴短而宽,上嘴弯曲并有齿状凸起。飞得很快,它们通常突然从空中冲向猎物处猎取食物
有隼集于陈侯之庭而死。——《国语·鲁语》
常用词组
隼 國語辭典
-
動物名。鳥綱鷲鷹目。頭頸部有羽毛,外鼻孔方形,各爪下方有溝,尾為角尾、圓尾或楔。性情敏銳,飛行速度極快,獵人常養來幫助捕獵鳥兔。也稱為「鶻鴒」。
【唐韻】息允切【集韻】聳尹切【正韻】聳允切,𠀤音笋。【說文】祝鳩也。【爾雅·釋鳥】鷹隼醜。【疏】陸璣云:鷂屬也。齊人謂之擊征,或謂之題肩,或謂之雀鷹。春化爲布穀者是也。【埤雅】鷹之搏噬,不能無失,獨隼爲有準,故每發必中。古之制字者,以此化書曰隼,憫胎義也。蓋隼之擊物,遇懷胎者輒釋,不戮也。禽經曰:隼以尹之。【易·解卦】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疏】隼者,貪殘之鳥,鸇鷂之屬。【詩·小雅】鴥彼飛隼,其飛戾天。【箋】隼,急疾之鳥也,飛乃至天,喩士卒勁勇,能深攻入敵也。【禮·月令】鷹隼早鷙。【魯語】仲尼在
𨻰,有隼集於
𨻰侯之庭。【註】隼,鷙鳥,今之鶚也。
又【集韻】一曰鶉子。 【廣韻】本作鵻。【集韻】亦作鶽。
祝鳩也。从鳥隹聲。隼,鵻或从隹一。一曰鶉字。思允切
(鵻)祝鳩也。小雅:翩翩者鵻。釋鳥:鵻其鳺鴀。毛傳曰:鵻,夫不也。南有嘉魚傳曰:鵻,壹宿之鳥。左傳:祝鳩氏司徒也。杜曰:祝鳩,䳡鳩也。䳡鳩孝故爲司徒,主教民。樊光注爾雅亦云:孝故爲司徒。郭云:今䳕鳩也。按䳕鳩今俗呼勃姑,䳕勃語之轉。䳕卽爾雅之夫不也。从鳥。隹聲。詩釋文:鵻音隹,本又作隹。按釋鳥直作隹。職追切。十五部。大徐思允切。
(隼)鵻或从隹一。一曰鶉字。按按此鶉字卽鷻字,轉冩混之。詩四月鶉,陸德明釋文云字或作
𪆃,可證。毛詩㒳言隼俱無傳。四月:匪
𪆃匪鳶。傳曰:
𪆃,雕也。葢隼,人所習知,故不詳其名物。隼與
𪆃當是同物,而異字異音。隼當在十五部,
𪆃當在十三部也。祝鳩與
𪆃異物而同字同音,豈因鳩鷹互化而謂爲一物與。依鄭則鷹化布榖,非雕祝鳩也。〇按陽湖莊氏述祖依韵會作一曰
𪆃子。證之以兩京賦薛解云:隼,小鷹也。余始从其說,繼思作一曰
𪆃字爲是。異字同義謂之轉注,異義同字謂之假借。隼與
𪆃同音同字,是亦假借也。謂隼亦卽
𪆃字也。此外䖵部
𧖅下一曰螟字,謂
𧖅亦卽螟字。大部
𡚇下或曰拳勇字,謂
𡚇亦卽拳字也。此三條一例。今本鳥部或作
𪆃子,䖵部作螟子者,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