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qiāo

ㄑㄧㄠ

部首 足

部外 12

总笔画 19

简体 跷

趬 跷 蹻 𣦜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8E7A

左右结构

2512121121121121135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khfq

rmggu

jibg

64112

拼音 qiāo

注音 ㄑㄧㄠ

部首 足 部外 12总笔画 19

基本区 8E7A笔顺 2512121121121121135

通

蹺 基本解释

● 蹺

qiāo ㄑㄧㄠˉ


  1. 见“跷”。

英语 raise one's foot

德语 Stelze (S)

法语 lever les pieds

【漢典】

蹺 國語辭典

蹺ㄑㄧㄠqiāo
動
  1. 抬起、舉起。如:「蹺腳」、「蹺起大拇指稱讚。」《紅樓夢·第九九回》:「李十兒坐在椅子上,蹺著一隻腿。」

  2. 死。如:「蹺了」、「蹺辮子」。

名
  1. 一種在傳統戲劇、舞蹈中供表演者綁在腳上使用的木製道具。如:「蹺工」、「踩高蹺」。

【漢典】
【酉集中】【足】 蹺·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2

蹺 《康熙字典》

【酉集中】【足】 蹺·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2

【廣韻】去堯切【集韻】【韻會】丘祅切,𠀤音趫。【玉篇】舉足也。或作蹻。

又【集韻】牽幺切,音鄡。義同。

【漢典】
【卷二】【走】

↳趬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蹺”字头,请参考“趬”字:)
【卷二】【走】
《說文解字》

行輕皃。一曰趬,舉足也。从走堯聲。牽遙切

《說文解字注》

(趬)行輕皃。今俗語輕趬。當用此字。从走。堯聲。牽遙切。二部。一曰趬、舉足也。今俗語謂舉足正如此。按趬趞雙聲字。疑篆當先趬後趞。趬下曰。趬趞行輕皃。一曰趬舉足也。从走堯聲。趞下云。趬趞也。从走昔聲。今本葢淺人所亂。

【漢典】

蹺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ɑu˥ 日语读音 MIGARUI韩语罗马 KYO越南语 nghều

客家话 [客英字典] kiau1 [海陆腔] kiau1 [宝安腔] kiau1 [台湾四县腔] kiau1 [梅县腔] kiau1 [沙头角腔] ngiau3 [客语拼音字汇] kiau1粤语 hiu1

吴语 赣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蹺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蹻」。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蹻」 說文‧足部「蹺」「跷」 「蹺」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异体字
趬
跷
蹻
𣦜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煍(qiao1)
    2. 喿(qiao1)
    3. 勪(qiao1)
    4. 墝(qiao1)
    5. 毃(qiao1)
    6. 繑(qiao1)
    7. 嵪(qiao1)
    8. 鄡(qiao1)
    9. 繰(qiao1)
    10. 鄥(qiao1)
    11. 磝(qiao1)
    12. 鏒(qiao1)
同部首
    1. 躪
    2. 踜
    3. 踹
    4. 路
    5. 踯
    6. 䠢
    7. 䠨
    8. 䠃
    9. 跢
    10. 䠑
    11. 䟸
    12. 蹛
同笔画
    1. 鏏
    2. 䥎
    3. 鞴
    4. 瀮
    5. 獸
    6. 蠊
    7. 爈
    8. 䩼
    9. 蘄
    10. 蠌
    11. 齖
    12. 鹸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