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niǔ

ㄋㄧㄡˇ

部首 艹

部外 7

总笔画 10

𦶆 𦱙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83A5

上下结构

1223535211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aqtf|aqtg

tkhg

eqxe

44212

拼音 niǔ

注音 ㄋㄧㄡˇ

部首 艹 部外 7总笔画 10

基本区 83A5笔顺 1223535211

莥 基本解释

● 莥

niǔ ㄋㄧㄡˇ


  1. 鹿豆,鹿藿(一种草质缠绕藤本植物)的种子。
【漢典】
【申集上】【艸】 莥·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7

莥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莥·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7

【唐韻】女久切,音狃。【爾雅·釋草】鹿藿,其實莥。【註】今鹿豆也。

又【說文】敕九切,音丑。【集韻】女六切,音忸。義𠀤同。 一作𦱙,一作𦶆。

【漢典】
【卷一】【艸】

莥 《说文解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鹿藿之實名也。从艸狃聲。敕久切

《說文解字注》

(莥)鹿藿之實名也。見釋艸。从艸。狃聲。敕久切。三部。

【漢典】

莥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niou˨˩˦

近代音 中古音 孃母 有韻 上聲 狃小韻 女久切 三等 開口;孃母 有韻 上聲 狃小韻 女久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泥母 蕭部 ;王力系统:泥母 幽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莥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莥」 說文‧艸部「莥」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𦶆
𦱙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紐(niu3)
    2. 狃(niu3)
    3. 䏔(niu3)
    4. 杻(niu3)
    5. 靵(niu3)
    6. 钮(niu3)
    7. 忸(niu3)
    8. 鈕(niu3)
    9. 扭(niu3)
    10. 㺲(niu3)
    11. 炄(niu3)
    12. 纽(niu3)
同部首
    1. 葺
    2. 菡
    3. 蒄
    4. 蕭
    5. 䔢
    6. 菤
    7. 苊
    8. 䔔
    9. 葰
    10. 藸
    11. 䕡
    12. 蘆
同笔画
    1. 陰
    2. 框
    3. 䇉
    4. 𠗙
    5. 砱
    6. 梆
    7. 䞑
    8. 哠
    9. 蚇
    10. 㓒
    11. 㙁
    12. 屒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