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jì

ㄐㄧˋ

部首 氵

部外 6

总笔画 9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6D0E

左右结构

441325111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ithg

ehbu

vnl

36102

拼音 jì

注音 ㄐㄧˋ

部首 氵 部外 6总笔画 9

基本区 6D0E笔顺 441325111

标

洎 基本解释

● 洎

jì ㄐㄧˋ


  1. 到,及:“~牧以谗诛,邯郸为郡”。自古~今。~乎近世。
  2. 往锅里添水。
  3. 肉汁。
  4. (水)浸润。

英语 until; till; soup; to soak

德语 erreichen, ankommen ,während, als

法语 ajouter de l'eau de cuisson,imbiber,humecter

【漢典】

洎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洎 jì

动

(1) (形声。从水,自声。本义:往锅里添水)

(2) 同本义 [pour water into a pot]

洎,灌釜也。——《说文》

洎镬水。——《周礼·士师》。注:“增其沃汁。”

水而洎之。——《史记·封禅书》

市丘之鼎以烹鸡,多洎之则淡而不可食,少洎之则焦而不熟。——《吕氏春秋·应言》

(3) 浸润 [soak]

越之水,浊重而洎。 —— 《管子·水地》

(4) 及,到达 [arrive;reach;up to]

洎乎晚节,秽乱春宫。——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氏檄》

词性变化


◎ 洎 jì

介

(1) 等到 [by the time;when]

洎牧以谗诛, 邯郸为郡,惜其用武不终也。—— 宋· 苏洵《六国论》

(2) 又如:自古洎今

◎ 洎 jì

名

汤汁 [soup]。如:肉洎(肉汤)

【漢典】

洎 國語辭典

洎ㄐㄧˋjì
動
  1. 往鍋裡加水。《呂氏春秋·審應覽·不屈》:「函牛之鼎以烹雞,多洎之則淡而不可食,少洎之則焦而不熟。」

  2. 到、及。如:「自古洎今」。唐·駱賓王〈代徐敬業討武氏檄〉:「洎乎晚節,穢亂春宮。」宋·蘇洵〈六國論〉:「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

【漢典】
【巳集上】【水】 洎·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6

洎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 洎·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6

【唐韻】具冀切【集韻】【韻會】巨至切,𠀤音曁。【說文】灌釜也,與漑通。【周禮·秋官·士師】祀五帝,則沃尸及王盥洎鑊水。【註】謂增其沃汁。

又潤也。【管子·水地篇】越之水重濁而洎。

又及也。【張衡·東京賦】百僚師師,於斯胥洎。【註】言百官於此相連及,而來朝賀也。

又水名。【水經注】沁水,卽洎水。

又【廣韻】【集韻】【韻會】几利切【正韻】吉器切,𠀤音冀。肉汁也。【左傳·襄二十八年】去其肉,而以其洎饋。【佩觿集】作𣳻,俗作𦤌。

【漢典】
【卷十一】【水】

洎 《说文解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灌釜也。从水自聲。其冀切

《說文解字注》

(洎)灌釡也。灌者、沃也。沃今江蘇俗云燠。烏到切。廣韵三十七號云。燠釡、以水添釡也。周禮士師。洎鑊水。注云。洎、謂增其沃汁。呂覽。多洎之。少洎之。左傳。去其肉而以其洎饋。正義云。洎者、添釡之名。添釡以爲肉汁。遂名肉汁爲洎。从水。自聲。其冀切。按當依釋文其器反。十五部。

【漢典】

洎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i˥˧ 唐代读音 ghyì日语读音 SOSOGU

客家话 [梅县腔] koi3 [台湾四县腔] ki5 [客英字典] ki5 [海陆腔] ki5粤语 gei3 gei6潮州话 哥衣3(记)

近代音 中古音 見母 至韻 去聲 冀小韻 几利切 三等 開口;群母 至韻 去聲 臮小韻 (具)〔其〕冀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屑部 ;王力系统:羣母 質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洎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洎」 存下28合3012「洎」 說文‧水部「洎」
甲骨文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䠏(ji4)
    2. 㠱(ji4)
    3. 㰟(ji4)
    4. 癠(ji4)
    5. 计(ji4)
    6. 計(ji4)
    7. 蘮(ji4)
    8. 偈(ji4)
    9. 坖(ji4)
    10. 㑑(ji4)
    11. 暨(ji4)
    12. 稷(ji4)
同部首
    1. 洂
    2. 㴓
    3. 灍
    4. 灚
    5. 沐
    6. 潉
    7. 淬
    8. 涚
    9. 㵜
    10. 派
    11. 漂
    12. 油
同笔画
    1. 峢
    2. 胃
    3. 㫈
    4. 峈
    5. 洙
    6. 𠈮
    7. 俤
    8. 标
    9. 品
    10. 狧
    11. 㟆
    12. 㼠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