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shū

ㄕㄨ

部首 殳

部外 0

总笔画 4

杸 𠘧 𢎦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6BB3

上下结构

355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mcu|wcu

hne

qxa

77407

拼音 shū

注音 ㄕㄨ

部首 殳 部外 0总笔画 4

基本区 6BB3笔顺 3554

标

殳 基本解释

● 殳

shū ㄕㄨˉ


  1. 古代兵器名。以竹、木制成,一端有棱。
  2. 秦书八体之一。
  3. 㦸柄。
  4. 古代船尾用以控制方向的工具。
  5. 姓。

英语 name of old weapon; kill; rad. 79

德语 schlagen, (dreschen)​ (V)​,Shu (Eig, Fam)​,Radikal Nr. 79 = Stock, (Bambuswaffe)​

法语 lance,(nom de famille)​,79e radical

【漢典】

殳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殳 shū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手持一种长柄勾头似的器具,可以取物,可以打击乐器,后成为兵器。本义:一种用竹或木制成的,起撞击或前导作用的古代兵器)

(2) 同本义 [long pole]

殳,以杖殊人也。——《说文》。段注:“杖者,殳用积竹而无刃”。 毛传:“殳长丈二而无刃是也。殊,断也。”

殳以积竹、八觚,长丈二尺,建于兵车。——《周礼》

授旅贲殳。——《周礼·司戈盾》

执殳而立于道左。——《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诗·卫风·伯兮》

又如:殳仗(古代宫廷中的一种仪仗)

(3) 秦书八体之一 [Shu style]。

如:殳书(古代刻于兵器或觚形物体上的文字);殳虫(秦书八体的殳书和虫书)

(4) 姓

【漢典】

殳 國語辭典

殳ㄕㄨshū
名
  1. 兵器名。古代一種用竹、木做成的兵器,長一丈二尺,有稜無刃。《詩經·衛風·伯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淮南子·齊俗》:「昔武王執戈秉鉞以伐紂勝殷,搢 笏杖殳以臨朝。」

  2. 姓。如南朝宋有殳季真。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漢典】
【辰集下】【殳】 殳·康熙筆画:4 ·部外筆画:0

殳 《康熙字典》

【辰集下】【殳】 殳·康熙筆画:4 ·部外筆画:0

〔古文〕杸【唐韻】市朱切【集韻】【韻會】慵朱切【正韻】尚朱切,𠀤音殊。【說文】以杸殊人也。

又兵器。【周禮·夏官·司兵·掌五兵註】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釋名】殳,殊也。長一丈二尺,無刃,有所撞挃於車上,使殊離也。正義曰:《考工記》殳長尋有四尺。八尺曰尋,是丈二也。冶氏爲戈戟之屬,不言殳刃,是無刃也。【詩·衞風】伯也執殳,爲王前驅。

又戟柄之別名。【揚子·方言】三刃枝,南楚宛、郢謂之匽戟。其柄,自關而西謂之柲,或謂之殳。

又書法名。【前漢·藝文志】八體六板。韋昭曰:八體,六曰殳書。【歐陽詢·書法】殳書者,伯氏所職。文記笏,武記殳,因而制之。【說文序】七曰殳書。【徐鍇註】殳體八觚,隨其勢而書之,故八體有殳書。

又姓。

又打穀之架曰攝殳。【揚子·方言】僉,宋衞之閒謂之攝殳。【註】僉,今連架,所以打穀者。 从𠘧。𠘧音殊,鳥短羽也。與几案之几別。

又與𠬛別。【佩觽集】殳,示朱翻,戈殳也。𠬛,莫勿翻,沈也。

 

【漢典】
【卷三】【殳】

殳 《说文解字》

【卷三】【殳】
《說文解字》

以杸殊人也。《禮》:“殳以積竹,八觚,長丈二尺,建於兵車,車旅賁以先驅。”从又几聲。凡殳之屬皆从殳。市朱切

《說文解字注》

(殳)㠯杖殊人也。杖,各本作杸,依太平御覽正。云杖者,殳用積竹無刃,毛傳殳長丈二而無刃是也。殊,斷也。以杖殊人者,謂以杖隔遠之。釋名:殳,殊也。有所撞挃於車上使殊離也。殳、殊同音,故謂之殳,猶以近窮遠謂之弓也。周禮:周字今補。下文所說皆出於周禮也。殳㠯積竹,以積竹者,用積竹爲之。漢書:昌邑王道買積竹杖。文穎曰:合竹作杖也。竹部曰:籚,積竹矛𢧢矝也。木部曰:欑,積杖杖也。柲,欑也。考工記注曰:廬謂矛𢧢柄,竹欑柲。凡戈矛柄皆積竹,而殳無金刃,故專積竹杖之名。廬人爲之。八觚,考工記注云:凡矝八觚。此無刃亦八觚也。長丈二尺,建於兵車,考工記曰:廬人爲廬器。殳長尋有四尺。車有六等之數,車軫四尺,戈崇於軫四尺,人崇於戈四尺,殳崇於人四尺,車𢧢崇於殳四尺,酋矛崇於𢧢四尺。注云:此所謂兵車也。殳、𢧢、矛皆插車輢。旅賁㠯先驅。周禮旅賁氏:掌執戈盾,夾王車而趨。葢亦執殳矣。詩曰:伯也執殳,爲王前驅。从又几聲。市朱切。古音在四部。凡殳之屬皆从殳。

【漢典】

殳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ʂu˥ 日语读音 HOKO韩语罗马 SWI现代韩语 수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su2 [客英字典] shu2 [宝安腔] su2 [梅县腔] shu2 [海陆腔] shu2 [客语拼音字汇] su1粤语 syu4

近代音 中古音 禪母 虞韻 平聲 殊小韻 市朱切 三等 合口;明母 沒韻 入聲 沒小韻 莫勃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侯部 ;王力系统:禪母 侯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殳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楷書 楷書 楷書
「殳」 乙8520合21868 「殳」 十五年趞曹鼎西周中期集成2784   「殳」 睡.效45 「殳」 說文‧殳部     「殳」
甲骨文 金文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异体字
杸
𠘧
𢎦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䟽(shu1)
    2. 输(shu1)
    3. 瀭(shu1)
    4. 鮛(shu1)
    5. 樞(shu1)
    6. 𠘧(shu1)
    7. 倐(shu1)
    8. 橾(shu1)
    9. 輸(shu1)
    10. 婌(shu1)
    11. 瑹(shu1)
    12. 摅(shu1)
同部首
    1. 㲊
    2. 殺
    3. 毆
    4. 殷
    5. 毄
    6. 毇
    7. 㲆
    8. 㲂
    9. 毃
    10. 殼
    11. 殽
    12. 殶
同笔画
    1. 双
    2. 币
    3. 𠘬
    4. 內
    5. 午
    6. 𠄒
    7. 𠃝
    8. 丒
    9. 𠃗
    10. 手
    11. 爻
    12. 𠂏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