孖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形
(1) 〈方〉∶成双的;相连成对的 [in pairs]。
如:孖舲艇(广东的一种小快船);孖毡(广东旧称与外国商人贸易的经纪人)。又常用于地名。如:广东省的孖髻山
常用词组
其它字义
名
(1) 双生子 [twine]
孖,双生子也。——《广韵》
(2) 双[two]。
如:孖生(双生,孪生)
【漢典】
孖 國語辭典
動
-
繁殖生長。《玉篇·子部》:「孖,亦作滋,蕃長也。」通「滋」。
名
-
雙生子。《廣韻·平聲·之韻》:「孖,雙生子也。」
【漢典】
(说文解字未收录“孖”字头,请参考“滋”字:)
《說文解字》
益也。从水兹聲。一曰滋水,出牛飲山白陘谷,東入呼沱。子之切〖注〗𣳯,古文。
《說文解字注》
(滋)益也。艸部茲下曰:艸木多益也。此字从水茲,爲水益也。凡經傳增益之義多用此字。亦有用茲者,如常棣、召旻傳云:兄,茲也。桑柔傳云:兄,茲也。衹是一義。从水茲聲。各本篆文作
,解作玆聲,誤也,今正。說詳四篇下茲篆下。子之切。一部。一曰滋水,出牛㱃山白陘谷,東入呼沱。此謂水名也。地理志:常山郡南行唐牛飲山白陸谷,滋水所出。東至新巿,入虖池水,南行唐故城在今直隷正定府行唐縣縣治北。新巿故城在今正定府治西北四十里。一統志曰:滋河源出山西五臺縣畍,東南流逕正定府靈壽縣北,行唐縣南。又東歴正定藳城二縣北,無極縣南。又東北人定州深澤縣畍。古與滹沱合流,今折而東北,與滱沙二水合。不入滹沱矣。
【漢典】
孖 字源字形
【漢典】